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相关记录28544条 . 查询时间(1.766 秒)
NEJM:一种糖尿病药物可能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利西那肽  帕金森病  糖尿病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16
“如果利西那肽最多能使MDS-UPDRS评分提高3分,那么该药物治疗价值可能有限(尤其是考虑到其不良反应)。如果利西那肽疗效是累积性的,在5至10年或更长时间内每年再增加3分,那么这可能是一种真正具有变革意义的治疗方法。”
我国专家研发诊断“工具”,“一管尿”测肿瘤更精准     肿瘤  分子肿瘤  尿路上皮癌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记者2024年3月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一种基于尿液肿瘤DNA的无创诊断产品能有效早期发现尿路上皮癌,总体诊断敏感性达到91.37%,可有效提升尿路上皮癌的早发现率。
阿尔茨海默病或可通过光疗改善     阿尔茨海默病  光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2024年3月25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非凡教授团队发现,对衰老及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小鼠实施无接触经颅光疗,可缓解小鼠病理现象、提升认知能力。这一发现为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调控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中国科大血液和细胞治疗研究所程临钊、刘森泉团队在体外大规模生产红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对红细胞终末分化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化学成分明确的红细胞诱导分化体系,为将来体外大规模生产人红细胞提供了新的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研究者揭示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     抑郁症  自杀倾向  生物精神病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教授贾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龚启勇团队在《生物精神病学》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与脑结构协变网络异常的表达模式相关。
我国学者揭示鱼油Omega-3的新活性(图)     鱼油  Omega-3  动脉粥样硬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记者2024年4月8日从安徽大学获悉,该校张忠平、张瑞龙团队以荧光寿命成像的方法,揭示了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在细胞脂肪代谢和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的新活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攻坚国产医用B超仪: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图)     国产  B超仪  医学影像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超声B型扫描成像检测(以下简称B超)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国产医用超声仪从当初实现灰阶B超成像,到当下集彩色和频谱多普勒、四维成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甚至与CT融合等多模态于一身,技术手段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显著提高。
2024年4月1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白芳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u (JACS Au)发表了题为“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binding kinetics and allosteric mechanisms for the HSP90 chaperone inhibitors...
专家抓到“最毒乳腺癌”化疗耐药“元凶”(图)     乳腺癌  化疗  肿瘤微环境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记者2024年4月7日获悉,对于困扰临床许久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耐药难题,中国医学专家终于找到耐药“元凶”和作用机制。
体外大规模生产红细胞破解血源紧缺难题(图)     红细胞  血液内科  先进科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记者2024年4月7日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院血液内科程临钊、刘森泉团队对红细胞终末分化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化学成分明确的红细胞诱导分化体系。这一成果为将来体外大规模生产人红细胞提供了新的方案,日前在《先进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记者2024年4月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总结关于股骨头坏死保髋的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研究后,构建出由8个关键变量形成的骨移植保髋风险模型,形成相关风险评分系统。
“开了!”随着一句响亮的发声,坐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远程程控室椅子上形同雕塑的刘先生(化名)突然兴奋地站了起来,他激动地说身体像解封了一样,并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是发生在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对帕金森病人开机时出现的一幕。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现成体肺泡干细胞的再生起源(图)     肺泡  干细胞  呼吸器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肺脏是人类重要的呼吸器官。肺泡上皮是肺脏的重要功能区域。肺泡一旦受损,需要“新生”上皮细胞才能修复。因此,在肺脏疾病中寻找新生肺泡上皮细胞的来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2024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周斌团队通过开发出一系列细胞示踪新技术,发现了成体肺脏中新生肺泡上皮干细胞的再生起源。4月4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Cell)上。
香港大学研究指高香草酸有助缓解抑郁症     香港大学  高香草酸  抑郁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记者2024年4月6日从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获悉,其科研团队在抑郁症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具有缓解抑郁症的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
著名麻醉学家孙大金逝世,享年95岁     麻醉学  孙大金  重症医学科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9
2024年4月6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麻醉学家、教育学家、麻醉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重要创始人与奠基者之一、仁济医院终身教授、前麻醉科主任孙大金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5日6时2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