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史诗相关记录242条 . 查询时间(0.163 秒)
2024年9月28日,甘孜州格萨尔研究中心在行政楼0210成功举办了以“格萨尔史诗传承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特邀著名格萨尔家专降边嘉措老师,与来自甘孜州藏研所、学校统战部、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格萨尔史诗的传承与发展。
史诗重构与当代边地小说创作     边地文学  史诗重构  小说创作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7
当代边地文学中,基于史诗重构的小说创作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阿来的《格萨尔王》、刘亮程的《本巴》,在情节和人物上明显与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相关。但上述小说并不是对史诗的复述和改写,也不是在水平意义上对史诗进行拓展和延伸,而是在新的精神层面上的审美创造。这种审美创造表现为把说唱者与听众相融合的史诗说唱活动转化成个体性的创作审美活动。从这些小说对“仲肯”“奇”(史诗说唱人)的塑造即...
2024年6月25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玛纳斯》史诗传统文本的收集、翻译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292)开题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本次开题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该项目首席专家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主持。
传统上傣族创世史诗与祭祀寨神勐神和寨心石等仪式紧密结合,但是这些仪式活动通常受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且具有一定的排外性“。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傣族世史诗·《捧尚罗》”在西双版纳录制视频,原计划获得史诗学意义上的“仪式中的演述”资料,但基于具体情况只能做出相应的调整,改为“录音棚”式的演唱视频。此外,也录制了一个完整的上新房仪式及仪式中的章哈演唱,作为史诗演述与传承的背景资料。在完成课题的过...
英雄史诗的音乐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语言体系,史诗音乐风格的构成中,江格尔奇表演时所组织运用的探索性语言、凝练性语言都是史诗所特有的语言表现形式。但仅仅关注史诗语言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史诗表演中那些常用曲调,以及曲调构成不可缺少的音乐要素,对于史诗音乐表演来说也很关键。文章分析五首史诗常用曲调后认为,《江格尔》音乐曲调中的音程关系、同音反复、节奏模进、乐句重复等音乐程式手法对史诗音乐的整体风格产生着重要...
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遗产化     非遗  德昂族史诗  《达古达楞格莱标》  创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3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叙事传统,史诗的传承与演述生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不断变化。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史诗的演述语境与传承方式发生了变革,政府和村民组织开展了各种非遗保护活动。为了在新的演述场域中获得认同,传承人对史诗的程式、主题、情节等方面进行了创编。同时,传承人身份的认定,增强了史诗演述人创编、传承的自觉意识与强烈的责任感,史诗的内容从程式到主...
2023年1月7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作家邵丽的最新长篇小说《金枝(全本)》的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以“中原大地上的女性史诗”为主题,邀请了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主持人张泽群,与作家邵丽一起探讨《金枝(全本)》这部作品在内容、形式、写作技巧上的探索与创新。
近日,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创作,反映少先队辉煌历程的少儿主题出版读物《一百岁的红领巾》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推出,为党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百年献礼。
非遗视域下的史诗《玛纳斯》文本化进程     柯尔克孜族  史诗  《玛纳斯》  文本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2
《玛纳斯》等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在党中央文化政策的正确指导、政府的支持、各级文化机构的关照和参与、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学者的辛勤劳动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文本化的成果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的口头史诗传统。本文梳理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政策介入下史诗《玛纳斯》文本化的进程,并且揭示作为史诗文本化的最佳成果《玛纳斯》,汉译本的出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交流和交融、筑牢中...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市委宣传部、福建省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荣誉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日前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用动人的音乐、真挚的演绎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深情献礼。
随着歌手、文本、听众以及语境四要素的变化,歌手之于文本的首要角色从创编者向传播者转化,口头传统的演述性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演述性的弱化由史诗文本化的内驱力决定,它并非意味着口头传统的断裂。物化文本给予叙事空间可资跨越的前提条件,在多形态的文本接受过程中,口传史诗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地区、民族和国界,呈现出史诗叙事功能的多重性。整体而言,口传史诗的传承与当代形态主要表现为演述性的弱化、文本形态的多样化以及...
2022年6月13日,第十届春风悦读榜年度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拱玉书教授译注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荣获“金翻译家奖”。截至目前,拱玉书教授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唯一一位获此项殊荣的教师。
英雄史诗《格萨尔》:为青少年展现东方榜样(图)     史诗  格萨尔王  动画电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3
《格萨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同时也是唯一的活史诗。它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至今已有千年,是藏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奉献的精品。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琐议     格萨尔  贾察  城堡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3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集了史诗《格萨尔》中的格萨尔及其岭国大将贾察霞嘎的有关传说、遗址遗物,并结合大量的史诗文本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藏族史诗《格萨尔》有着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格萨尔史诗新实践,指向“活形态”传承的“生生不息”以及“动态性”发展的多样性。“新实践”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生成的新文化档案,以及格萨尔史诗陈述方式和实践层次的多样性,强调实验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传统”,从艺人说唱到书面文本,从集体记忆到个体创作,从传承形式的创新性转化到多样性实践, 格萨尔史诗传承新实践,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属性,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