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3 共查到“发光学 OLED”相关记录3条 . 查询时间(0.082 秒)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春辉课题组利用稀土铈(III)配合物在蓝光OLED研究中取得突破(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黄春辉 稀土铈(III) 配合物 蓝光OLED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9/22
最近,北京大学黄春辉课题组合成了两种具有纳秒级短激发态寿命的d-f跃迁稀土铈(III)配合物Ce-1和Ce-2(图1),紫外激发下分别发射深蓝色和天蓝色光,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均超过90%。经过优化,两种材料在OLED中均实现了高效蓝色发光,首次证明了铈(III)配合物在OLED中具有100%的激子利用率。此外,相较于发光颜色相近的传统的磷光铱(III)配合物器件,基于铈(III)配合物器件的工作稳定...

纪念OLED发明30年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图)
OLED发明 30年 研讨会 华南理工大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9/1/23
近日,在国家外专局、科技部的支持下,由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纪念OLED发明30年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围绕有机高分子光电领域的前沿进展、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创新发展。学校校长高松会见了与会的院士、专家,并在开幕式上致辞。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高松表示,华南理工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展OLED材料与器件及系统集成研究的单位之一。近年...
通过共蒸镀掺杂的方法,分别用氧化石墨烯和NPB掺杂作为空穴传输层以及氧化石墨烯和Alq3掺杂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掺杂的参比器件,氧化石墨烯与NPB共蒸镀掺杂的器件性能降低,与Alq3共蒸镀掺杂的器件性能提高。其中,氧化石墨烯掺杂量为Alq3的10%时,器件发光亮度为掺杂前的1.2倍,电流效率为掺杂前的2倍。这一工作为进一步提高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