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铜相关记录478条 . 查询时间(0.304 秒)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其他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缺铜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尽管铜是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铜摄入能导致活性氧迸发引起细胞毒害。因此,植物需要维持细胞内的铜稳态。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许多其他生理生化反应过程。缺铜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尽管铜是植物所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铜摄入能导致活性氧迸发引起细胞毒害。因此,植物需要维持细胞内的铜稳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乙二醇还原制备硒(碲)卤化亚铜
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化学构建碳-碳键与碳-杂原子键的最重要和最古老反应之一。而铜催化反应的发展一度落后于在其之后发现的钯催化偶联反应。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铜催化反应机理复杂,阻碍了科学家对铜催化剂的理性思考和设计。一般认为,铜催化反应过程中一价铜与亲电底物氧化加成生成三价铜中间体是该催化循环的决速步。然而,由于高价态的金属络合物往往不稳定,很难被分离鉴定。因此,相关机理研究颇具挑战性且存在...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研究员吴小锋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2023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2023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国雄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团队在电化学合成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原位衍生的高性能Cu纳米片催化剂,提出了Cu晶面串联催化促进电化学还原NO3-合成NH3的有效策略,并加深了对Cu催化剂上NO3-转化为NH3反应机制的理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DNL0604组)吴小锋研究员团队在烯烃的羰基化硼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α-取代苯乙烯的催化官能团化反应,通过配体调控分别实现了β-硼基取代醛和硼基取代环丙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中科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何智涛课题组致力于不对称催化合成和生命小分子修饰等领域。2022年11月1日,该课题组在 Nature Synthesis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pper-catalysed convergent regio- and enantioselective alkynylallylic substitution”的研究论文 (https://www.nature.c...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关专家协助下,打通了从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常压加氢催化技术难关,完成了在近常压和低于200 °C的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规模化试验,相关成果以“Ambient-pressure synthesis of ethylene glycol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倩等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环境健康应用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Copper Signatures in Human Blood for Bladder Cancer with Machine Learning为题,在线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2RR)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对CO2RR研究的深入,通过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制备能量密度高、应用前景广阔的多碳燃料(如乙烯、乙醇等)取得很大进展。然而,二氧化碳转化为多碳燃料需经历动力学缓慢的C-C耦联过程。因此,设计并发展能高效促进C-C电化学耦联催化剂对二氧化碳减排和变废为宝利用至关重要。
三维多孔铜和锌镀层协同构筑无枝晶锂金属电极     锂金属  三维多孔铜    电沉积  锂枝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11
金属锂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之一,但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枝晶生长和体积变化造成电池失效和安全隐患.本文以孔径为5μm左右的自制三维多孔铜为基底,在其表面电沉积锌层(3DCu@Zn),作为金属锂沉积的集流体,构筑无枝晶锂金属电极.三维多孔铜的孔结构稳定、孔径大小适宜,可有效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和缓解体积变化,锌镀层可降低锂金属的形核过电位,诱导锂的均匀沉...
在Cu2+存在条件下,利用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分别与乙二胺分子或1,3-丙二胺分子(1,3-diaminopropane,1,3-DAP)发生原位反应,得到了席夫碱配体双-((2-(甲基亚胺甲基)-4-硝基苯酚))阴离子(L1)或2-((3-胺基丙基亚胺)-甲基)-4-硝基苯酚阴离子(L2)的铜配合物[Cu(L1)](1)和[Cu(L2)(1,3-DAP)]NO3(2)...
张孟琴,女,1969年9月出生,汉族,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