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恒星物理学 LAMOST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118 秒)
近日,南京大学王发印教授团队联合云南大学西南天文研究所王海峰博士利用美国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TESS和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的数据对恒星超级耀斑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恒星的光度变化以及光谱信息揭示了恒星超级耀斑的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超级耀斑的物理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21,ApJS,253,35)。
近期,国家天文台张嘉俊博士生、赵景昆研究员、赵刚研究员以及房祥松博士等人从LAMOST数据中挑选了一批疏散星团的成员星,计算了他们的活动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恒星的活动性与年龄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2019, ApJ, 887, 84)上发表。通常来看,青年人比老年人有活力,类似于人类,年轻恒星比年老恒星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因此活动性和恒星年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LAMOST-Kepler项目五年巡天观测星表发布(图)     LAMOST-Kepler项目  巡天观测星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10/24
开普勒(Kepler)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于2009年5月发射的高精度连续测光卫星,旨在通过行星凌日的方法探测类地行星,同时也为恒星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史无前例的高精度测光数据。利用其对首要观测天区(天鹅座与天琴座之间105平方度天区)为期四年的观测数据,世界各国天文学家在系外行星科学和恒星物理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发表了超过1000篇重要科学文献,包括Nature和Science期刊文章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建岭等人采用贝叶斯(Bayesian)方法,成功确定了LAMOST DR1数据中的恒星距离和消光。通过数值模拟校验和比对,证实了获取的每一颗恒星的距离和消光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这一工作为天文学家充分利用LAMOST海量恒星光谱数据,深入研究银河系结构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日前,这项成果已在国际天文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发表。并获得了审稿人积极正...
近日,国家天文台刘超等人使用LAMOST和Kepler共同观测的约1500颗有精确星震学(Asteroseismology)表面重力的红巨星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LAMOST DR2的40万颗红巨星的表面重力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表明,新的表面重力的计算误差降到了0.1dex,相比LAMOST原来的精度提高了一倍左右。在这样的精度基础上,红巨星距离估计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以内。该项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