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地质学 泰山”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泰山学院旅游学院杨炯副教授
泰山学院旅游学院 杨炯 宝玉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中国古玉文化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15
杨炯,河北辛集人,副教授,理学硕士,FGA(英国皇家宝石协会会员Gem-A),第三届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矿产勘查专业,经泰安市组织部选调在泰安市供销社参加工作。1999.9经组织安排进入泰安师专,曾做辅导员,教学秘书等行政工作,2010年泰山学院任副教授至今。2005年在南京大学城资学院进修学习半年,2006-2008年河北师范大学城资学...
绿岩带记录了早期地球岩浆活动和表生环境的丰富信息,是揭示地质演化历史和规律的重要研究对象。鲁西地
区的泰山岩群具有典型的绿岩带组合,其中雁翎关和柳杭岩组的变质玄武岩是新太古代火山岩系的代表,广泛分布于鲁西中
部地区,对还原鲁西新太古代的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七星台地区雁翎关岩组变质玄武岩中存在变安山岩夹层,对
其进行锆石 SHRIMPUPb定年,11颗岩浆锆石的207
Pb/206...
泰山地区古元古代末期基性岩墙形成时代厘定——斜锆石U-Pb精确定年
辉长辉绿岩墙 斜锆石U-Pb测年 泰山 华北克拉通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4/1/16
华北克拉通经过吕梁运动在~1.85Ga完成克拉通化,之后从1.80Ga至1.32Ga发育大量标志哥伦比亚超级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本文利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离子探针质谱法(SIMS),对发育于泰山红门景区的辉长辉绿岩墙进行了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的辉长辉绿岩侵位年龄1621.1±8.8Ma (ID-TIMS)和1632.4±4.2Ma (SIMS)。...
鲁西泰山岩群变质枕状玄武岩岩相学和侵入的奥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
枕状玄武岩 SHRIMP定年 泰山岩群 柳杭岩组 新太古代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0/8/17
鲁西泰山岩群柳杭岩组中,典型变质枕状玄武岩出露在济南章丘的团员沟村西一带。本文对变质枕状玄武岩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岩枕内部既有原生斜长石(An>30),又有绿片岩相变质形成的钠长石(An<10)。侵入柳杭岩组的片麻状奥长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707±9Ma,它限制了泰山岩群形成时代不晚于2.71Ga。
泰山经石峪缓坡石坪片状剥落风化的几何特征
泰山经石峪 片状剥落 风化 几何特征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0/5/7
在风化、冻融、冲刷等因素的影响下,泰山经石峪缓坡石坪上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原来的2799个字变为现今的1069个字,残留下的经文目前也面临严重风化的威胁。现场调查和实际量测表明,该石坪表面石英闪长岩的多层片状剥落风化是导致经石峪石刻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片状剥落的层数最多可以达到5层,层厚多在05~08cm之间。通过片状剥落风化的几何特征研究,作者给出泰山经石峪缓坡石坪表面的风化破坏模式。即...
粘弹性类型岩石——泰山花岗岩动态凿入特性的实验研究
泰山花岗岩 粘弹性类型岩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9/4/20
运用两点应变测量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圆柱形杆末端冲击力测试实验, 理论值和实测结果取得了一致, 验证了其可行性, 并利用两点应变测量法对岩石的动态凿入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根据最小二乘法曲面拟合, 得出了更为精确的凿入系数和粘度系数值, 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得到粘弹性类型岩石——泰山花岗岩力——凿深特性的一般模式。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裂解过程中的火山活动及其示踪意义
同沉积期火山活动 中元古代裂陷槽 不均匀裂解 被动陆缘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4/3/27
狼山-渣尔泰山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内产有炭窑口、东升庙、霍各乞和甲生盘等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它在裂解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间歇性海底火山喷发.已分别在霍各乞、东升庙和炭窑口矿床容矿岩组中已找到岩性不同、并具有变余斑状或聚斑状或显微球粒结构、变余杏仁构造的海相火山岩与凝灰岩层,它们是确认该裂陷槽裂解过程的有效标志.依据(1)西部炭窑口矿区容矿岩组中发育钾质"双峰式"火山岩,其基性火山岩的...
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与陆壳演化
泰山 早前寒武纪 陆壳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0/12/16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工作,建立了鲁西泰山地区地质演化框架、晚太代早期表壳岩形成(2840 ̄2820Ma),晚太古代早期望府山期英云闪长岩侵位和高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Ma);晚太古代晚期绿岩建造形成和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 ̄2600Ma),晚太古代晚期大众桥期基性-中酸性岩侵位(2560 ̄2530Ma);晚太古代晚期傲徕山期二长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