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锌”相关记录91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双连续相电解液用于超低温水系锌离子电池(图)
电解 低温 离子电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8
2024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00组群)陈忠伟院士、窦浩桢副研究员团队在超低温水系锌离子电池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双连续相电解液的概念,系统研究了电解液中水相-有机相连续互穿的纳米结构,架起了分子尺度溶剂化壳与宏观电池性能之间的桥梁,由其组装的电池展现出超长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低温性能。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在水系锌基储能领域取得进展(图)
苏州纳米所 水系锌基储能 纳米仿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3
水系锌基储能设备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安全无毒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锌负极作为其核心,有着较高的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为-0.76 V)和较高的比容量(820 mAh g-1)的优势,然而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较差,利用率低,反应动力学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枝晶问题以及副反应问题。这使得锌负极的循环寿命较短,难以支撑高倍率及高深度放电,制约了锌基储能的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解析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图)(图)
锌指蛋白类 转录因子 大豆异黄酮 分子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2/7
2022年1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杂志。
专家点评Protein & Cell | 杨崇林课题组揭示线粒体锌离子转运蛋白(图)
锌 催化酶 秀丽隐杆线虫 抑制因子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21
锌在生物体中以离子(Zn2+)的形式存在,作为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Zn2+在发育、代谢、DNA合成和转录调控等生理和细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体中,Zn2+与10%的总蛋白结合,或作为功能蛋白的结构成分(如锌指),或作为催化酶的辅因子。Zn2+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先天性神经和免疫紊乱、伤口愈合不良、慢性炎症和出血等症状。反之,Zn2+过量对细胞也是剧毒的。
日本明治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揭示,自噬,即细胞内自我降解的过程,可能在恢复植物锌铁平衡方面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相关论文发表于《植物科学趋势》。
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种由宿主编码的重要抗病毒因子,ZAP特异能够抑制包括小鼠白血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复制。ZAP特异结合病毒的靶RNA序列,干扰靶mRNA的翻译起始。而ZAP识别RNA的序列特征和作用分子机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璞课题组和高光侠课题组合作揭示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RNA的分子机制(图)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高璞 高光侠课题组合作揭示 锌指 抗病毒 蛋白ZAP 识别RNA 分子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1/10
2020年1月7日,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高璞课题组与高光侠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RNA Recognition by 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该研究工作解析了锌指抗病毒蛋白ZAP N端抗病毒主要功能域与富含CG二核苷酸的单链RNA复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揭示了锌指抗病毒蛋白ZAP识别单链RNA中...
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融合蛋白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蛋白质转导超氧化物歧化酶融合蛋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6/8
探讨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融合蛋白(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4-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fusion protein, PTD4-Cu,Zn-SOD)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的保护作用。 方法 按完全随机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揭示拟南芥铁、锌平衡机制(图)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拟南芥 铁 锌 平衡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5/3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凌宏清研究组通过酵母双杂的方法鉴定到一个新的FIT互作蛋白FBP(FIT Binding Protein)。FBP基因表达受高锌抑制,其突变体表现为耐高锌胁迫(图1)。蛋白互作研究表明,FBP蛋白作为一个负调控因子,其C端能够与FIT蛋白的bHLH结构域结合,使其FIT丧失结合启动子的能力,从而降低所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正常条件下,FBP基因高表达,其蛋白在根的中柱细...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揭示锌毒害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图)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锌 植物根系发育 生理与分子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12/7
锌(Zn)是动植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然而高浓度Zn则对植物有害。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艺植物育种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锌毒害通过调控NO/ROS信号途径,影响了根系构型,但其中详细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组研究生张苹、孙亮亮在研究员徐进的指导下,以拟南芥为材料,采用植物生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对锌毒害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生...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谷子(Setaria italic)为研究材料, 利用锌特异性探针HL1,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仪、等温滴定热量测定仪(ITC200)和倒置荧光显微镜等仪器探究了该化学探针的特性以及植物细胞外游离Zn2+的分布。结果表明, 当HL1与不同元素溶液混合时, 只与Zn2+特异性结合, 在紫外光(UV)激发下, 发射出波长为500 nm的蓝色荧光; 生成...
施锌对烟草含氮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烟草 锌素 含氮化合物 积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12/19
为了研究施加微量元素锌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总氮、烟碱、硝态氮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以‘豫烟10号’为供试材料, 在大田试验中设置两个处理, 分别为T1 (施加锌元素)和T2 (对照), 测定烟草大田各个生育期杀青样总氮、烟碱、硝态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移栽后45~75 d内施锌能显著降低烟草叶片中的烟碱含量, 并推迟烟草烟碱的积累高峰; 在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发现RAG2锌指结构的突变将造成蛋白质不稳定和免疫缺陷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蛋白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5/12/31
2015年12月22日,欧洲免疫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题为Disruption of the RAG2 zinc finger motif impairs protein stability and causes immunodeficienc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重排关键...
铅锌矿区蜈蚣草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蜈蚣草 内生放线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4/12/20
为了认识重金属累积对植物内生菌的影响,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及序列分析对四川汉源铅锌矿区蜈蚣草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内生放线菌多样性与Pb、Zn、Cu和Cd等主要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蜈蚣草不同部分内生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样性指数在2.79~3.29之间,...
采用不同浓度硫酸锌溶液(0~250 mg/L)对红香糙米浸泡12 h,用二次水萌发24 h后,测定了红香糙米发芽率、锌积累量、GABA(γ-氨基丁酸)、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25~250 mg/L)硫酸锌浸泡条件下,发芽红香糙米对锌有着较高的积累量,与未发芽红香糙米相比,锌含量提高了355%~1225%,参考RDA锌日推荐摄入量,(25~100 mg/L)硫酸锌浸泡处理下的富锌发芽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