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733条 . 查询时间(1.468 秒)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现珠江源头正式报道的第一鱼(图)
古脊椎动物 系统 发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2/27
025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团队在《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上以封面文章发表了关于中泥盆世沟鳞鱼类的最新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发育 分析 细胞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2/2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02522、82072391、82172382)等资助下,北京协和医院吴南教授、仉建国教授团队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Ryan S. Gray教授团队、南加州大学Liu Zhaoyang教授团队合作,在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SOX9反式激活中间结构域的突变导致中轴骨发育不良与脊柱侧凸(Variants in the SOX9 tr...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图)
酶 遗传 发育生物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2/17
2025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晓亚团队,联合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团队等,在《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Design of CoQ10 crops based on evolutionary histo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剖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与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GmLFYa和GmLFYb协同调控大豆叶和花的发育(图)
发育 经济作物 活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2/20
2025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陈江华研究员团队在Physiologia Plantaru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ynergistic effects of GmLFYa and GmLFYb on Compound Leaf Development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阐述大豆复叶发育过程中,GmLFYa和GmLFYb功能冗余的调控复叶原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杨永辉组评估了我国农业节水成效及用水增长成因(图)
杨永辉 评估 农业 发育生物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14
灌溉引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尽管人们采用各种节水技术来提高灌溉水分生产力,但由于灌溉面积增长,灌溉耗水增长在全球各地普遍存在。我国作为世界上灌溉面积最大、节水技术应用最广的国家之一,厘清灌溉水在节水和灌溉面积增长下的变化趋势和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人类背根神经节发育转录调控机制并构建人类背根神经节类器官(图)
背根神经节 发育 器官 干细胞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19
背根神经节(DRG)作为感觉神经元胞体的聚集地,承担着将感觉信号从外周传入中枢的重要功能。神经嵴细胞(NCC)可分化为DRG中的多种感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而这一过程需要特异的信号分子和转录因子的调控。当前,关于DRG发育和细胞类型及功能的研究聚焦于小鼠模型,但人类感觉神经元在亚型和功能基因表达上与小鼠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关于人类DRG发育的特点和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有待研究。同时,类器官培养...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焕乎组发现游离长链脂肪酸帮助动物开启胚后发育进程(图)
朱焕乎 发育 代谢 基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9
2024年11月1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焕乎课题组在PLOS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Free long-chain fatty acids trigger early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starved Caenorhabditis elegans by suppressing mTORC1”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发现,游...

打破PI制!青年科学家搭档在“新手期”取得重大突破(图)
胚胎发育 细胞 三维重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14
日前,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了对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相关论文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Youngnam Jin教授
Youngnam Jin教授 药理学 发育生物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6
最新成果支持尼安德特人被现代人同化假说
DNA 尼安德特人 发育生物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2024年7月12日,东南大学医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黎明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科学》(Science)以长文形式发表了关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基因交流的最新进展。
不同品种猪小肠发育有差异
猪小肠发育 黑猪 差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肠道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生态所)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孔祥峰带领团队系统比较了不同品种猪肠道屏障发育规律的差异及饲粮纤维调控作用,发现不同品种猪小肠发育存在差异,地方猪表现出更强的抗断奶应激能力。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育种暑期研学系列报道之六生物育种班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参观及座谈
吉林大学 生物育种 中国科学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9

卵母细胞为何如此长寿(图)
卵母细胞 卵子 哺乳动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在出生时就拥有所有的卵母细胞——未来会成熟为卵子。但与体内许多寿命较短的细胞不同,一些卵母细胞甚至在40多年后仍然存活且很健康。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利:一种照明光源对猕猴属动物眼轴发育的对比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专利 照明光源 猕猴属动物 眼轴发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7/1

用多人干细胞培育的三维大脑模型面世(图)
干细胞 三维大脑模型 遗传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3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将来自5个捐赠者的干细胞,浸泡在一种精确配制的混合溶液中,培育出首个包含多人细胞的3D大脑模型。这些大脑类器官有助揭示人脑发育和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2024年6月26日的《自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