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田水利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田水利相关记录2450条 . 查询时间(1.103 秒)
2025年1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水源配置与高水效农业关键技术和装置”年度交流会在新乡召开。灌溉所作物需水过程与调控团队主持的课题“咸水资源化安全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在会上汇报研究进展。
2024年12月16日,灌溉所主持的“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全国主要农作物需耗水特征资料更新整编与补充调查”召开2024年度中期考核工作总结会。评议组专家听取、点评、审议项目组执行情况,一致通过了相关工作报告。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浆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科研团队葡萄课题组对设施栽培‘87-1’鲜食葡萄进行了基于果实品质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中科院1区,JCR1区,IF=5.7)上。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浆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科研团队葡萄课题组对设施栽培‘87-1’鲜食葡萄进行了基于果实品质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中科院1区,JCR1区,IF=5.7)上。
第三届智慧灌溉大会顺利召开(图)     第三届  智慧灌溉  运城  农业强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3/24
中国日报2024年10月21日电10月19至20日,第三届智慧灌溉大会在山西运城开幕。本次大会以"智慧灌溉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为主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简称"灌溉所")主办,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和黑龙江东部节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前沿理论研讨、技术模式示范、项目成果展演等方式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科技与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我国农业可...
2024年年8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发布了《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灌溉排水学报》继续入选该目录,位列T1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面拦截径流蓄水利用系统,涉及农业技术领域,该系统设置于斜坡耕作带,该系统包括:集水沟,所述集水沟水平设置于所述耕作带的坡面;导流井,所述导流井的开口与所述集水沟连通,所述导流井的底端伸至所述耕作带的内部;渗水管,所述渗水管设置于所述耕作带的内部,且与所述导流井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坡面耕作带的流水回收、重复利用、避免土壤干旱的技术效果。
2024年9月19至23日,灌溉所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主题活动,旨在搭建集科研、教育、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激发青少年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传递农业丰收背后的节水科技力量。
2024年9月1日至7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9届亚洲区域会议暨第7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司长陈明忠、我院副院长丁留谦率团参会。本届亚洲区域会议由国际灌排委员会及澳大利亚国家灌排委员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利用灌溉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上可行的粮食安全”。来自50多个国家及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水管理学院等多家国际组织的近500名代表参会。
2024年9月2日上午,河北省科技大会暨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牵头完成的两项成果获得2023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奖。沈彦俊研究员率领团队完成的“统筹农业生产与地下水压采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小方研究员率领团队完成的“华北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天津农学院、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适度亏缺灌溉并在拔节期、孕穗期追肥,可使微喷带灌溉冬小麦增产、增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
近日,水土保持研究所刘文兆研究员课题组在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中国科学院1区及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Relations of rescaled to non-rescaled complementary models and improvement of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by incorporating bot...
喷施外源EDAH可提高糯玉米抗涝能力(图)     喷施  外源  EDAH  糯玉米  抗涝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1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发现,喷施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乙烯利(EDAH)能够提高糯玉米抗涝能力、改善籽粒品质,为华北地区糯玉米田间抗涝及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农艺学杂志(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通过对比试验发现,灌水定额40毫米、施氮量180千克每公顷可提高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深层土壤和地下水硝态氮富集风险。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团队在Field Crops Research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 impact of various straw-return methods and irrigation regimes on winter wheat physiological growth and yield”的研究论文。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