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化学工程 膜”相关记录230条 . 查询时间(0.199 秒)

202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组(DNL0311组)王素力研究员和孙公权研究员团队,在基于合成气的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梯级电化学微环境设计,实现了宽范围一氧化碳(CO)比例(0至100 vol.%)的合成气在温和条件下的直接电化学转化,该工作为开发多源燃料驱动的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新进展(图)
阴离子交换膜 电解 制氢技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3

中国科大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新进展(图)
离子 膜 电解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5
低温电解水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制氢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电解水技术中,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在制的氢气纯度、电流密度、冷启动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可以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和槽体。当前,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在碱性电解质中展现较好的析氧催化活性。然而,在大电流密度下,这类催化剂的稳定性能面临较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利用离子径迹技术开展离子管理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离子 膜 电池 纳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5
202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相关团队合作,利用离子径迹技术研制出一种面向无枝晶锂金属阳极的离子管理膜,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在质子交换膜电解合成双氧水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膜电解 合成 电子结构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27
基于质子交换膜(PEM)反应器的过氧化氢(H2O2)电合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工业生产H2O2的方法。分子催化剂被认为是研究电催化二电子氧还原(2e- ORR)的新方案;特别是,碳载体上的氧官能团(OFGs)已被证明对分子中心的原子局部微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调节电子结构并改变2e- ORR性能,被称为OFG策略。然而,OFG策略侧重于OFGs的“初始”调控对活性位点电子结构“最终”变化的影响,却未...
化工物流公司优化电工膜料物流发运
中国石化 物流 电工膜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7/22
近日,化工物流公司优化中原石化电工膜料物流发运,将包装破损率降低到零,赢得客户好评。
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技术获突破
中国石化 电解质膜 先进材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7/15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研究团队利用熔融黏结技术,干法制备出具有出色柔韧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以及应力耗散特性可有效抑制电池内部应力不均导致的机械失效。运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界面稳定性、长循环性能。研究成果以“熔融粘结干法制备具有超薄电解质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题发表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出Janus水凝胶电解质膜用于高性能锌离子电池(图)
电解质膜 高性能 锌离子电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24
202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质研发方向取得新进展,制备了两面具有不同亲水性、截面具有梯度孔道结构的Janus水凝胶膜,并将其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质,不但降低负极水活度抑制析氢反应,而且确保正极侧充足的质子嵌入进而提高电池容量,实现了锌离子电池的长期稳定循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抗磷酸流失高耐久性膜电极(图)
高温 聚合物电解质膜 燃料电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24
2024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组(DNL0311组)王素力研究员和孙公权研究员团队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s)高耐久性膜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课题组在膜电极电还原二氧化碳方向取得研究成果(图)
环境 膜电极 二氧化碳 电解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2024年4月3日,环境学院贠延滨教授课题组在电还原CO2方向取得最新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Hydrophilic-hydrophobic Janus polybenzimidazole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regulate hydrogen evolution for high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利用多功能杂化纳米阵列提升有序化膜电极性能(图)
纳米 膜电极性能 电解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2/22
相比于传统的甲烷热重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制氢更加绿色环保;相对于碱性电解水制氢,PEMWE制氢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因此,PEMWE被认为是颇具前景的制氢方法。有序化结构能够降低催化剂载量、提升PEMWE的性能,备受关注。目前,有序化结构分为有序化电子导体和有序化质子导体。然而,单组分的有序化结构无法满足PEMWE复杂的实际运行情况。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基于膜电极电解槽在电催化合成氨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电解 电催化 合成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17
2024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团队在常温常压电催化合成氨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三种电解器研究了异质双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界面构筑对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合成氨反应性能的调控规律。相关成果发表在 Nano Research 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测量氧气浓度分布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专利 氧气浓度分布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专利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热管理方法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测量电流分布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式端板结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专利 电流分布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分式端板结构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