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农学 叶位叶片”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245 秒)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日光温室黄瓜冬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幼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100荧光仪研究弱光[75~85 µmol•m-2•s-1,25℃(昼)/18℃(夜)]及常光对照(5...
日光温室黄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研究
光合作用 叶位叶片 黄瓜 日光温室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9/17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的Pn和CE以中、上位较高 ,尤其是第 4位叶最高 ,顶部叶和中下位叶次之 ,下位叶最低 ,光合作用饱和光强也以中位叶最高 ,但光补偿点多随叶位的下降而降低 ,基部弱光和CE降低是导致下位叶Pn降低的主要原因。在黄瓜生长期内 ,各叶位叶片的Pn随PFD的升高而增大。不同叶位叶片Pn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均呈单峰曲线型 ,高峰出现在 12时左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植株各层次叶片...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
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初报)
小麦 叶位叶片 产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2/21
1960—1964年在扬州地区,于各生育期剪除小麦南大2419植株不同部位的相邻的两张叶片,共后分期观察共对各部器官形成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用1963及1964年两年的资料,从各器官形成时期及剪叶对器官形成的影响,分析各叶位叶片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作用,得出如下结果:1.南大2419小麦在扬州地区于11月10日播种时,主茎一生中长出11片叶。越冬前生长定型的为1/0—4/0叶,这些叶片簇生在...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初步研究
玉米 叶位叶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2/21
用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叶片,进行叶肉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分布、维管束的数目、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的综合研究。趋势如下:叶肉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果穗叶最复杂,四环以上细胞的比例最高,自果穗叶向上向下各叶渐趋简单。不同叶位叶片气孔器的密度,有随叶位上升而增加的趋势。在维管束的数目、导管粗度、叶绿素的含量...
大麦不同叶位叶片细胞及其它器官细胞形态的初步观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1/13
运用细胞离析法对田间种植的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不同叶位叶片叶肉细胞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各叶位叶片的叶肉细胞形态各有不同,低位叶中非环状细胞占有较大的比例,高位叶中则以规则的多环状细胞以及不规则的多分枝状细胞为主。随叶位上升逐渐趋于复杂化。同时,还对旗叶叶鞘、穗下节间、芒的同化细胞作了观察,并发现它们与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此外还对叶片、旗叶叶鞘、穗下节间、芒的...
“谷上谷”生育性状的观察——Ⅱ.不同叶位叶片解剖组织结构的观察
谷子叶片 解剖结构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1/13
用“谷上谷”和“尺八量”两个谷子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叶位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谷子叶片随叶位上升运输系统趋于优化,如叶片维管束数目、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随叶位上升而逐渐增多和增大。上述各种性状,“谷上谷”的叶片均优于普通谷“尺八量”的相应叶片。叶肉细胞形态的观察,谷子叶片叶肉细胞大多数为不分枝的拟栅状细胞(占90%以上),而具两环的环状细胞所占比例很小(小于10%)。随叶位上升,环状细胞...
黑麦不同叶位叶片、叶鞘叶肉细胞形态及其功能的研究
黑麦 叶肉细胞 形态与功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1/13
以田间生长的两个黑麦品种为材料,对各叶位叶片、叶鞘的叶肉细胞形态进行了离析观测。黑麦各叶片叶肉细胞形态不一,从1环到10余环。冬前所生叶片叶肉细胞的形态各叶位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春季伸长节间的叶片,随叶位的上升多环细胞所占比例渐增,旗叶尤其明显。越冬前后长出的叶片叶肉细胞的长、宽均较大,以前和此后伸出的叶片叶肉细胞的长、宽均变小,高位叶片变小的幅度要大于低叶。叶鞘叶肉细胞的形态及叶位间的变化规律同...
摘要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顶4叶叶色浅于顶3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