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森林土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森林土壤学相关记录552条 . 查询时间(2.265 秒)
石媛媛,女,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专业,现就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主要从事林业土壤信息化、森林土壤大数据挖掘研究工作。工作期间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
唐健,男,汉族,1980年2月出生,广西桂林人,中共党员,农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7月毕业于广西大学园艺系本科,2009年获广西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受聘广西湿地保护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现代农业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专家,广西大学林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固碳功能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过去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植物多样性可以显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固碳功能。目前,人们对优势植物物种(Dominant)及其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已有较为广泛的认识。然而,2025年1月8日研究发现,从属树种(Subordinate)通常具备互补性或独特的功能特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物种功能多样性,还可能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然而...
曹继钊,男,1972年4月生,汉族,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2010年至今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森林土壤肥料研究团队首席专家,2016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和广西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优良用材林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及《林业...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林科院院基金青年协同创新项目“根系分泌物-微生物介导杉木人工林磷素高效利用机制”试验,深入推进根系分泌物调节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中磷的动态变化研究,2024年4月22-23日,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亚林所、热林所以及亚林中心4家参与单位的相关人员对亚林中心不同林龄的针阔混交林和杉阔混交林进行了实地踏查调研,同时对试验布设、具体操作与安排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森环森保所森林修复与逆境生理生态学科组以南亚热带常用造林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以及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为研究对象,其中降香黄檀和格木为固氮树种,红锥以及西南桦为非固氮树种,设置了高土壤磷、中土壤磷和低土壤磷的生长条件,研究磷缺乏对这些树种幼苗叶片结构...
2024年10月11日,为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和森林土壤的相关研究进展,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森林生态水文与流域管理学科组特邀请来华访问的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土壤科学与立地生态学研究所的Karl-Heinz Feger教授进行学术讲座,并针对流域森林生态水文多功能管理开展讨论。
2024年10月10日,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王襄平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生态学期刊《Functional Ecology》(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Soil fungi lead to stronger ‘diminishing returns’ in fine-root length versus mass allometry towards earlier successional tro...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且能被生物可利用的组分,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及其稳定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植物资源输入改变将会影响到土壤有机质动态,但目前尚不清楚植物资源输入如何影响热带森林土壤DOM组成及其与SOC吸附的关系。
2024年9月20日至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漓江源广西野外站)科技人员孙兆林博士、韦慧工程师受邀参加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未来森林土壤学:挑战与前沿”学术研讨会》。会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蒋瑀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蕾伊研究员等专家,分别以《人类活动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碳...
红树林是重要的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对全球碳循环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红树林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来源和埋藏特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对河口红树林湿地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沉积物有机碳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亟需开展深入研究。
2024年8月17日,第五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武汉召开,同时发布了2023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氮沉降减缓热带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时间格局及机理”(完成人:郑棉海,莫江明,张炜)入选。
吴立潮,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二级),林学院林学一级学科“南方丘岗山地水土保持与地力维护”方向带头人;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国家林草局泡桐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长沙)副主任;湖南省油茶协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
卢胜,男,1989年3月生,湖北随州人。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森林土壤方向。
李宇虹,1989年1月,湖南保靖;讲师(博士),土壤通报青年编委。v2007.9-2011.7,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11.9-2013.7,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10-2017.10,英国班戈大学,作物与土壤科学专业,博士学位。v2018.01-2022.08,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后和特别研究助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