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3.345 秒)
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届彝文剧本创作大赛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
既往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得失探讨     得失探讨  当代文学理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7/15
(在成都首届“民族文学论坛”上的发言提要) 很高兴能与各位学长及朋友们相聚。我愿在这里感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通力合作,感谢徐新建教授等朋友的辛苦操持,使我们的这次学术论坛得以顺利举办。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我们的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研究,一直...
柏杨睡梦中去世(图)     柏杨  去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5/5
以《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而被广大读者熟知的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于昨日凌晨一时十二分病逝台北新店耕莘医院,享寿八十九岁。记者在第一时间拨通了柏杨台北家中的电话,柏杨的女儿崔渝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她称“老人走得很安详”。   看到外孙情绪激动   据了解,柏杨2月24日就因肺炎并呼吸衰竭住进了加护病房,3月19日出现好转后转入了普通病房,可很快又因胃部问题进行手术,再次住进加护病房。本...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汉译稿译成     柯尔克孜族  英雄史诗  玛纳斯  汉译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8/11/13
本报乌鲁木齐1月6日电(记者王瑟)经过翻译人员10年的努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的整体汉文翻译初稿终于完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这几日正在乌鲁木齐市对已完成文学润色的第一部翻译稿进行评审,以期尽快出版。
我国利用数码技术等现代手段保护濒危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8
近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我国正在加紧建设全国首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经过前期建设,目前已入库有关少数民族文学的古代文献316册,口承文本62册,录像带2400分钟,光盘5920分钟,录音带5.9万分钟。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朝戈金说,我国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资料,但至今全国尚没有一个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这个名...
中国社科院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成立     口头传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8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最近在北京挂牌。 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随着世界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使各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建立大明山研究基地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8
2006年11月23日上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风景秀丽的大明山签订了共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大明山研究基地协议书,之后举行了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恩洪研究员出席了这次签约暨揭牌仪式。同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哲学与宗教系与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签订了共建大明山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的协议书。 ...
彝族诗人保文版诗集首发:“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彝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8
保加利亚作家协会9日为中国当代彝族著名诗人吉狄马加保文版诗集《“睡”的和弦》举行隆重的首发式。保作协秘书长赫里斯托·卡拉斯拉沃夫、中国驻保使馆文化参赞吴光、保文学界友好人士、索非亚大学汉语专业学生、索非亚第18中学汉语爱好者及媒体记者约100人出席了仪式。 卡拉斯拉沃夫代表保加利亚作...
史诗《格萨(斯)尔》千年纪念活动     史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7
口头传承史诗《格萨(斯)尔》是中国西部民族在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活形态的史诗,《格萨(斯)尔》至今仍在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还有百余名民间艺人在民众)传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目前,世界各国、国际社会对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联合国教课文组织近年来制定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团体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宏扬...
《读书》今年第10期的首打专栏,集我院民文所4位学者撰写的“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研究文萃为一辑,从不同的研究取向上阐述了口头传统的诸多学理性问题。前两篇文章一为我国主流文化中的强势语言和汉文书写的学术反思,一为讨论处于“边缘社会”的少数民族本土个案;后两篇文章,分别涉略了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钩沉和西方口头理论经典著作的专题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果洛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8月1日在大武举行。当天恰逢果洛州隆重庆祝建政50周年暨第二届玛域《格萨尔》旅游文化节开幕。   揭牌仪式由中共果洛州委常委、州宣传部长司才仁 同志主持。果洛州政府副州长吉玛、中国社会...
“德格格萨尔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正式挂牌     口头传统  田野研究  格萨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24
德格是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这块巨人臂膀般幽静的山谷,钟灵秀毓,自古吸纳八方文人墨客,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精气相蒸。尤其作为格萨尔故里,这里有着丰富的格萨尔文化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将德格列为第一批“口头传统研究基地”,并派我们一行三人前去主持举行“研究基地”的挂牌揭幕仪式。    这次赴德格旅行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以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
中国第一个以研究萨满文化为宗旨的学术团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萨满文化研究中心,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在2001年2月9日举行的成立大会上,院领导、有关负责人及中国萨满文化研究专家50余人出席了中心的牌仪式。 萨满教是一个普及面相当广泛的原始文化现象,在有关的萨满仪式...
50年后再回首——《“少数民族大调查”老照片展览》在京举办     少数民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17
《中国民族报》讯 (记者 孙燕) 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民族所”)为纪念“少数民族大调查”50周年,隆重推出了《“少数民族大调查”老照片展览》。 半个世纪以前,一场上千名学者参加,历时十余年的“民族大调查”轰轰烈烈地展开。老一代民族工作者走进田野村庄,在深山老林、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对中国少数民族现状、社会、历史、语言,以及...
第六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颁奖会在昆明召开     少数民族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12/17
第九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颁奖会,昨日上午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和获奖的少数民族作家、专家学者6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到会祝贺,并为获奖作家颁奖。   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