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学相关记录9306条 . 查询时间(2.746 秒)
2024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分子光化学动力学研究组袁开军研究员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介博副教授等合作,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光谱,实现了MXene/分子复合体系界面热电子和分子的超快动力学实时观测。实验揭示了MXene表面热电子直接转移以及热电子散射的超快过程,加深了对二维材料超短时间尺度动力学的理解。
2024年5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增强器BRing首台全储能快脉冲二极铁电源在惠州装置区现场完成安装与联合调试,实现最大电流3900A、最大电流上升速率38000A/s、重复频率3Hz稳定运行,核心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024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利用费米卫星大面积伽马射线望远镜(Fermi-LA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个来自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方向的400 GeV光子,并利用这一观测发现实现了星系际磁场强度的首次推断。相关研究成果以A delayed 400 GeV photon from GRB 221009A and implication on the intergalacti...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和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曾长淦教授、张汇副研究员研究团队在磁场调控卡斯米尔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以磁流体为中间介质,成功实现了磁场调控下卡斯米尔(Casimir)吸引力到排斥力的可逆转变。相关研究成果以“Magnetic-field tuning of the Casimir force”为题...
2024年5月27日,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活动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团组张擎旻副研究员受邀针对环形耀斑及其相关活动撰写了综述文章,全面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过去15年来在太阳环形耀斑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包括观测、理论和数值模拟),相关成果以Circular-ribbon flares and the related activities为题,在线发表在《现代等离子体物理综述》(Reviews of Moder...
202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启瑾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王志强、Shuolong Yang、K. Levin、达特茅斯学院的Rufus Boyack等,应邀在最新一期《现代物理评论》(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上发表长篇综述文章,题为“当超导电性实现渡越:从BCS超导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When superconductivity ...
2024年5月27日,精密测量院束缚体系量子信息处理研究组与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苏州大学等单位合作,探索了量子速度极限对于量子信息处理的影响,并基于囚禁离子实验平台,实验证实了理论上获得的量子速度的最优上限。该研究通过量子绝热捷径操作第一次给出了量子速度上限的最优表达式,并在实验上显示了真实的量子演化速度可以无限接近但不会超越该上限。这项研究成果2024年5月24日在线发表在物...
多铁材料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对于基础物理研究和未来信息器件的构筑都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来,在电子器件的持续微型化的背景下,实现高临界温度的二维多铁材料对于新型器件的设计和研制而言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材料厚度的减薄,长程的铁电和铁磁序会因热涨落或退极化场而变得不稳定。因此,寻找合适的材料体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02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报道了单层NiI2具有多铁性的实验证据(Natur...
未来,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需要大面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TCF)。由于铟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价格昂贵以及氧化铟锡固有的脆性,现代技术广泛应用的氧化铟锡TCF难以满足科技发展尤其是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碳纳米薄膜、金属纳米线、导电高分子等替代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材料。其中,碳纳米薄膜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实现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广泛应用不仅要求其克服透光率和导电性之间的...
202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联合复旦大学、海南大学等,在时空涡旋串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Spatiotemporal vortex strings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提高移动设备的利用率是建设信息无障碍环境的首要任务之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主流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搭载的应用程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主流移动设备主要通过触摸交互技术实现系统与用户间的信息传递,这需要用户灵活使用手部精细动作在显示界面上进行操作。然而,这种方法无疑给患有上半身运动障碍的人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让触摸屏界面的使用不仅仅局限在手部,从而适用于更多特殊人群,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
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作为一种高安全、低成本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因其高比容量(820 mAh g-1)和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 vs. SHE)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析氢反应(HER)、锌腐蚀以及锌枝晶生长严重影响了水系锌电池的性能,尤其在低温工作环境下应用仍面临极大挑战。从本质上讲,上述问题来源于锌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的无序行为,包括高的[Zn(H2O)6]2+脱溶能垒和缓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研究组合作,在开放量子多体系统时序关联的高精度测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可控物理过程合成的量子通道,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地测量开放量子多体系统中任意类型时序关联的理论方案,并首次在核自旋体系中成功探测了四阶量子时序关联。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5月16日以“Selective Detection of Dynamics-C...
在煤制油技术的初级产物中,α-烯烃占比超过50%。其中,中长链α-烯烃(C6+)年产能达数十万吨,这是石油化工难以直接获取的优质化工原料。由于碳数相近的混合烃性质相似,直接分离出α-烯烃非常困难且代价高昂,目前只能将其加氢转化为油品,但造成优质资源浪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曹直团队提出将煤制油初级产品中长链α-烯烃经氢甲酰化定向转化为中高碳数醛,实现了煤制油初级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并...
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人们已经发现一些体系的准粒子表现出类似于高能物理中的狄拉克粒子的性质。这些费米子准粒子的能量和动量之间呈线性色散关系,因此可以用相对论狄拉克方程在理论上进行描述。目前,狄拉克费米子已在一些电子体系中被观测到,例如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由于狄拉克费米子存在的前提条件中并不包括电荷,因此原则上应该存在无电荷的狄拉克费米子。在经典的绝缘铁磁体或反铁磁体中,尽管其低能物理无需考虑电荷,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