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学相关记录1686条 . 查询时间(2.749 秒)
新型红外调制光致发光谱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红外调制  光致发光谱  红外探测器材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9
新型红外调制光致发光谱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023年8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邵建达研究员、晋云霞研究员团队和张江实验室李朝阳研究员在超宽带脉冲压缩光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针对单周期脉冲压缩需求,成功研制超400 nm宽带金光栅,其在750-1150 nm 的波长范围内衍射效率大于90%,比现役金光栅带宽提升近一倍,并且其研制口径可进一步推向米量级。相关成果以“400nm ultra-broadband grat...
利用极化激元材料和超构材料构筑的超透镜能够超越传统光学成像分辨率的极限,实现亚波长级别的微观结构和生物分子的更好观测,对物理芯片、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产生广泛而革命性的影响。2000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John Pendry爵士首次提出了超透镜的概念,并预测其具有突破传统光学成像分辨率极限的能力。紧随其后,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翔教授团队率先提出了新型银-聚合物超透镜的实验方案,极大地推动了超...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研究员陈丹平团队发现,BaF2-B2O3玻璃的橘红色自发光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上。
2023年8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研究员陈丹平团队发现,BaF2-B2O3玻璃的橘红色自发光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上。
2023年8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联合张江实验室提出光反馈强度可调的自注入锁定窄线宽可调谐片上激光器,理论及实验研究了不同光反馈强度下激光器动态演变过程,表明优化光反馈强度可以有效提升自注入锁定的稳定性、优化噪声抑制效果、扩展锁定调谐范围。相关研究成果以“A Self-Injection Locked Laser Based on High-Q ...
碰撞电荷转移反应广泛存在于星际介质、行星大气、等离子体等复杂气相环境中,从分子层面探讨电荷转移反应的机理对剖析这些复杂气相环境的物质演化和能量传递过程有重要科学意义。Ar+ + N2 → Ar + N2+是探究电荷转移反应动力学的经典模型体系,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广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然而,不同的实验研究以及实验和理论计算之间不能相互吻合,存在较多争议,因此人们对这一模型体系分子水平的电荷转移...
2023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陈丹平研究员团队发现BaF2-B2O3玻璃的橘红色自发光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2023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利用强场激光驱动单层MoS2的偶次谐波频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requency shift of even-order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in monolayer MoS2为题,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 Express)上。
2023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利用强场激光驱动单层MoS2的偶次谐波频移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Frequency shift of even-order high harmonic generation in monolayer MoS2”为题发表于Optics Express。
2023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有机晶体的强场太赫兹光源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nse terahertz pulses from DSTMS crystal”为题发表在Optics Express。
2023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在时间分辨频率调制磁旋转光谱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OH自由基时间分辨测量的高带宽中红外频率调制磁旋转光谱仪》为题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OSA)出版的Optics Express上。
2023年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为大规模硬件集成以及神经形态视觉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nfigurable, non-volatile neuromorphic photov...
2023年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所承担的重点研发项目“激光测距控制设备及控制软件研制”项目进行了现场出所验收评审,经专家组讨论,出所测试结果符合验收要求,达到系统的功能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2023年7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帕洛马天文台光谱仪(NGPS)通过国际评审。该项目是北京大学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是该项目的技术责任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该仪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