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电子学相关记录241条 . 查询时间(3.083 秒)
2019年6月6日上午10:00,物理系邀请沃尔夫奖(Wolf Prize)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Halperin教授在理科楼204举行“双层石墨烯量子霍尔效应”的专题学术讲座。物理系60余位师生参加讲座。讲座由物理系科研副主任王培杰教授主持。首先,物理系叶锦武教授(Sachdev-Ye-Kitaev,SYK模型的创立者之一)对Halperin进行了隆重介绍。Halperin教授是理论物理学的国际顶级...
2019年4月30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张广铭课题组近期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美国物理学会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自对偶拓扑张量网络态中演生出无能隙库仑气体态”(Gapless Coulomb state emerging from a self-dual topological tensor-network s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据介绍,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量子光源是量子信息和量子光电集成芯片不可或缺的量子器件。实现高亮度、高纠缠保真度和高不可区分性的“三高”量子光子源一直是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2019年3月21日,物理学院蔡建明教授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暗量子体系的量子态测量》(Pulsed Quantum-State Reconstruction of Dark Systems)的研究论文。他们提出对“暗”量子物理体系的量子态进行测量的量子传感方案,有望推动基于“暗”量子物理体系的量子信息科学技术与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当今计算机科学中,机器学习和量子计算是两个非常火热的研究领域。在机器学习方面,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方法在视觉、语音、自然语言理解、游戏等应用领域中取得很大的性能提升,大大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让人们对未来通用智能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在量子计算方面,硬件实现的一个个突破性进展让人们看到大规模通用量子计算机的脚步越来越近,而未来量子计算机对信息处理可能的颠覆性改变也让人们对此充满憧憬和持续探索的...
物理学系高等量子研究中心何林教授课题组利用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ABC堆垛的三层石墨烯在高磁场下新奇的对称性破缺态和电子强相互作用效应。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何林教授的2017届博士生殷隆晶(目前为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为文章的第一作者,何林教授为通讯作者。何林课题组的博士生李思宇、张钰、郭子涵也参与了该项工作...
近日,理学院化学系王亚培课题组在液态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stal-confined freestanding ionic liquids for reconfigurable and repairable electronic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上。相信大家依旧对《终结者2:审判日》中机器人T-800与T-1000惊心动魄的缠斗场面记忆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纠缠网络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把纠缠态的非局域性和Bell基测量定量地联系起来,从而首次实现了纠缠交换过程中Bell基测量的自检验。该研究成果3月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纠缠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重要资源。在构建量子纠缠网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制备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还需要在节点之间进行高品质的纠缠交换,才能把...
近日,以首届“致远荣誉计划”毕业生孙轲(物理学方向)为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Mapping and Measuring Large-scale Photonic Correlation with Single-photon Imaging”在光学权威期刊Optica发表。Optica是美国光学学会(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OSA)旗下最高影响因子期刊(7.5)。...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构建性能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器件。他们和合作者发展了国际上单分子电子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向,开发了碳基单分子器件的研究平台:利用电子束曝光和氧等离子体刻蚀等微纳加工工艺制备了边缘羧基修饰的两代碳基纳米间隙点电极,通过与末端为氨基的分子发生反应,形成酰胺共价键为接触界面的“石墨烯-分子-石墨烯”异质结,解决了器件稳定性差、制备困难的核心问题(Scien...
近年来,磁振子电子学在信息计算和信息传输领域表现出了极具价值的应用潜力。磁振子电子学利用以磁振子为载体的电子自旋进动来实现信息处理,有望实现无热量产生、低耗散的信息传输,相比于传统意义上通过操纵电荷来实现信息的处理的微电子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磁振子电子学领域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够有效传输磁振子的新材料的发现,而获得长距离的磁振子输运始终是磁振子电子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与通常的三维磁性绝缘体...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孙麓岩研究组和段路明研究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邹长铃研究组合作,在超导量子系统中实现了微波光子二项式量子纠错码,首次同时实现逻辑量子比特的量子纠错和通用量子门操控。该成果论文《基于二项式波色码的量子纠错和通用量子门操作》(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and universal gate set operation on a binomial bosonic...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首次在室温大气条件下实现基于固态自旋体系的可编程量子处理器。该研究成果以“A programmable two-qubit solid-state quantum processor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为题,发表在2019年1月25日的《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 [npj Qu...
原子分子内电子运动的时间尺度约在阿秒(10-18s)量级,追踪和测量原子或分子中电子的运动是物理学家的重要目标之一。超快激光技术的出现,使得探索原子分子内电子的超快动力学行为成为可能。基于圆偏振激光的阿秒钟(attoclock)技术是实现超快激光作用下原子的电子动力学测量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圆偏光旋转的光矢量将不同时刻电离的电子偏转到不同角度,通过角度—时间的对应关系实现阿秒时间分辨。传统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