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重离子核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重离子核物理学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3.393 秒)
2021年4月1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近代物理所刘杰研究员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并作为科研领域获奖代表在大会上交流发言。刘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能重离子与材料作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重离子潜径迹形成机制、聚合物离子核径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成果,其成果...
近日,由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马余刚院士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院士组织撰写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及其科学研究专题”在《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2020年第11期出版。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及其科学研究专题”由我国从事加速器物理和核物理研究方面的专家,聚焦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重点介绍了依托该加速器装置可能开展的核物理及其前沿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可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
石墨烯作为一种纳米级的新型二维材料,在电学方面能够实现亚微米级的弹道输运及较高的载流子本征迁移率,有望成为新一代电子元器件的基材。然而目前重离子辐照对石墨烯基器件电学性能影响的研究工作较缺乏,辐照影响机理仍不清楚。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开展了快重离子辐照石墨烯晶体管引起电学性能改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生物质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类蕴藏量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部分半纤维素可经纤维素酶分解转化为可发酵糖,生产燃料乙醇及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木质纤维素结构中存在“生物质抗降解屏障”,致使酶解转化效率低,成本高,难度大。因此,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工艺的...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碳离子束,首次揭示了重离子介导的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修复的关键调控机制,首次提出氧化应激的适应性应答因子NRF2和帕金森氏综合征致病基因PINK1成为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潜在靶点,为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受牵连正常组织的精准辐射防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日前发表于Redox Biology。 据介绍,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是原发性及转移性脑肿...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LHCb实验首次发现双粲重子武汉大学贡献突出(图)     LHCb实验  双粲重子  武汉大学  核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7/17
北京时间2017年7月6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LHCb实验组宣布发现双粲重子Ξ_cc^(++),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专门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新闻发布。LHCb国际合作组已将研究论文提交至《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双粲重子的Ξ_cc^(++)含有两个c夸克(中译为“粲夸克”)和一个u夸克(中译为“上夸克”),理论预期其内部结构...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87项(人),其中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和1个组织,授奖总数比2015年减少15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
科学家尝试用“利器”解密元素起源     科学家  利器  解密  元素起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11/7
2016年11月6日,记者从中国学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牵头,联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4家单位,共同申请的“天体环境中关键核反应过程研究”项目获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该项目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这一“利器”,研究X射线暴、中子星表面的爆发性事件等奇妙的现象,从而寻求宇宙中元素起源等问题的答案。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组与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合作,研究了高电荷态Xe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中内壳层过程,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入射离子电荷态对内壳层电荷转移截面的影响,并开创性地利用X射线实验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地得到了高电荷态离子入射固体过程中的电荷平衡长度和平衡时间。
近日,由我校承担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以下简称“暗物质卫星”,缩写DAMPE)有效载荷BGO(锗酸铋晶体)量能器分系统完成了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所有束流标定实验,进一步验证了DAMPE谱仪的探测性能。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e,首次测量了短寿命核素51Co的质量,并利用新的质量数据研究了pf壳原子核同位旋非守恒相互作用的影响。短寿命放射性原子核的质量在核结构及核天体物理研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储存环的等时性质量谱仪(IMS),是测量短寿命放射性核素质量的一个有力工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