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机化学”相关记录963条 . 查询时间(2.422 秒)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院士和许冬清教授团队“The GmSTF1/2-GmBBX4 negative feedback loop acts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photoreceptors to regulate iso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soybean”(图)
大豆改良 盖钧镒 许冬清 生物合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0/28
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是一类主要在豆科植物中合成的多酚类物质。异黄酮不仅利于豆科植物应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诱导根瘤形成等,而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比如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大豆是工业化生产异黄酮的重要来源,主要含有12种异黄酮物质及其衍生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游离型苷元(aglycone)和结合型糖苷(glycoside)两大类,其中结合型糖苷占异黄酮总量...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组合优化和空间布局改造细胞色素P450酶以控制氧化产物的产物比例(图)
细胞色素 酶 氧化产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7
2023年9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Howard Chou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nd spatial remodeling of CYPs to control product profile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组合优化策略,在酿酒酵母中成功构建了细胞色素P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煤制乙炔研究取得进展(图)
煤 制乙炔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0/16
手性氨基醇合成新策略丨《美国化学会志》刊发王兆彬最新研究成果(图)
氨基醇 美国化学会志 王兆彬 实验室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0/18
尝试用你的右手去握同伴的左手,结果怎样,是不是怎么着都感觉不对?你的右手掌与他/她的左手掌不能舒适地握合,这是因为手是具有非重叠镜像的手性物体。而“手性”一词正源自于此。所有的物体均有一个镜像,但只有当物体与其镜像不重叠时才被称为手性。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在我国稻田和旱地土壤总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研究中获进展(图)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代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0/2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措施以提高土壤固碳能力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转化有机碳的功能增强(图)
气候变化 有机碳 溶解性有机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5
湖泊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节点,湖泊中有机碳的转化速度比土壤和海洋中的转化速度高1-2个数量级。湖水中有机碳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溶解性有机质(DOM),其蕴含的有机碳(DOC)约占水体总有机碳的70%,因此湖泊碳循环与DOM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并受DOM的组成特征控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提出全新搅拌辅助-熔融盐策略(图)
地球环境 熔融盐策略 有机气溶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质,对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中,甲苯作为典型的芳香性VOCs污染物,结构稳定、来源广泛。热催化氧化技术作为消除工业源甲苯污染的有效途径,可在一定温度(约200~400℃)下将甲苯完全氧化降解。然而,不同行业排放的甲苯废气温度差异较大,且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遵循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在宽温度范围内实现甲苯的高效降解,是催化...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研究人员揭示大湾区近海硅藻水华及其氧脂类代谢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机制(图)
海硅藻水华 营养盐循环 有机物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8
2023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 研究员李芊团队联合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Richard B. Rivkin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林森杰,揭示了大湾区近海硅藻水华及其氧脂类代谢物在磷循环中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副研究员吴正超为第一作者,李芊为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维生素B6生物合成方面获进展(图)
维生素B6 生物合成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现微藻表面组装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图)
金属 有机框架材料 固碳效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0/29
2023年9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DNL16)李灿院士、王旺银副研究员等在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直接空气捕集二氧化碳(CO2)与生物碳浓缩耦合机制,强化了环境到细胞的CO2传质,微藻光合作用固碳效率由5.1%提高至9.8%。
地球环境所在15万年西风-季风协同作用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气候变化 演化历史 有机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26
了解中纬度西风和东亚季风的演变以及相互作用对于理解亚洲气候动态至关重要。目前,西风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全新世以来,且全新世气候特征与季风区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之下,西风区长尺度记录较为缺乏,也导致了冰期-间冰期到千年尺度上西风与季风的相互作用关系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绘制出糖电信号指纹图谱(图)
糖电信号 指纹图谱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关于分子筛笼控制的甲醇制烯烃反应的综述文章(图)
分子筛笼 甲醇 制烯烃反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5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体外多酶合成维生素B12方面取得进展(图)
多酶合成 维生素B12 天然合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31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潮间带绿藻-假根羽藻的主要捕光天线复合物结构与光适应机制(图)
复合物结构 二氧化碳 合成有机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14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是大多数地球生命存续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维持全球碳循环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藻与植物的主要捕光天线(LHCII)三聚体复合物,在光合作用的光能捕获、能量转移和光保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管藻目绿藻假根羽藻(Bryopsis corticulans)是海洋绿藻的早期分支之一,生长在水陆交界的潮间带,适应复杂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