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物理化学”相关记录2184条 . 查询时间(2.156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转化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图)
催化材料 过程 循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7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烷烃转化新催化材料及新过程研究组(DNL0802)田志坚研究员、马怀军研究员团队与克拉玛依市先能科创重油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重油浆态床加氢解构转化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人员揭示高频Lamb波在微尺度薄板中的传播特征(图)
尺度结构 力学性能 纳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18
当微尺度结构的特征尺寸减小到微纳米量级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对特征尺寸的变化非常敏感,受这种尺度效应影响,Lamb波在微尺度板中的传播特性与宏观尺度不同。研究微尺度板中Lamb波的频散及模态位移特征,有助于分析导波的可激发性、可探测性及波泄漏特点,可为导波无损检测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乙烯电催化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新策略(图)
电催化环氧化 纳米 界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7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502组群)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和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乙烯电催化转化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反向单原子掺杂策略,实现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乙烯电催化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在产L(+)-酒石酸的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机制与酶工程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环氧化物 水解酶催化 工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7
酒石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和食品添加剂原料,具有L(+)和D(-)两种类型的对映体,是合成化学品和药物时重要的手性合成子和手性选择剂。传统上L(+)酒石酸是葡萄酒产业的副产品,其产量受到自然资源和季节的影响。微生物来源的顺式环氧琥珀酸水解酶(CESH)可用于制备高对映体纯度的手性酒石酸,是目前工业生产手性酒石酸的主要方法之一,于上世纪90年代实现产业化。虽然CESH是最早得到应用的工业酶之一,但其催化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筛催化耦合反应体系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调控研究获进展
分子筛催化 耦合反应体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2024年3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魏迎旭、于政锡和副研究员韩晶峰等在分子筛催化耦合反应体系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月球表面太空风化可形成具有光催化特性的钛纳米矿物(图)
太空风化 光催化 钛纳米矿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太空风化是月球及太阳系其他无大气天体表面的改造过程之一。太空风化包括微陨石轰击、太阳风离子注入、高能宇宙射线作用等。其中,月球表面的微陨石轰击环境具有粒径小、速度快、通量大等特点。高速微陨石轰击月壤可通过高温熔融、破碎、气化、沉积、胶结等机制,改造月壤的物质组成、成分、光谱、物理性质等。由于月表物质组成多样、微陨石轰击过程复杂、轰击产物不稳定等因素的耦合影响,月球表面微陨石轰击的改造机制及效应,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空气电池催化材料创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空气 电池 催化材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7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88101)等资助下,复旦大学化学系赵东元-李伟课题组联合材料科学系王飞课题组在中性锌-空气电池单原子催化材料创制方面取得进展,他们揭示了两电子中性锌-空气电池催化材料的设计原则,构筑了新型可持续、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研究成果以“可逆锌-空气电池的单原子催化两电子氧化还原化学(Two-electron redox chemistry via sin...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组在光催化还原CO2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宋茂勇 光催化 电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19
光催化转化CO2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将CO2转化为可再生的能源。如何同步提升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是CO2催化还原反应的重大挑战之一。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团队围绕CO2光催化还原高效生成单一产物CO开展了系统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侯剑辉课题组在规模化制备有机光伏电池界面层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侯剑辉 有机光伏电池 界面层材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5
有机光伏电池以其质轻、柔性、可溶液印刷等优势,在并网发电和可穿戴技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有机光伏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化制备成为推动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材料合成、电池制备工艺以及成本控制至关重要,这需要制备大批量且无批次差异的高性能材料,同时这些材料必须满足高速涂布工艺的要求。现有界面层材料尚无法同时满足上述需求,阻碍了有机光伏技术的...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生物质催化转化团队在单原子催化木质素降解领域取得新进展
催化 原子 纤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3
2024年3月19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宋国勇教授团队在ACS Cayalysis(一区,TOP期刊,IF="12.9)发表题为“Atomically dispersed palladium driving reductive catalytic fractionation of lignocellulose into alkene-functionalized phenols”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大运用可解释机器学习破解催化结构敏感性难题(图)
机器学习 催化结构 活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14
2024年3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教授结合物理启发的可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与第一性原理计算,解决了一个多相催化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关于催化结构敏感性难题。研究成果于2024年3月18日以“Structure Sensitivity of Metal Catalysts Revealed by Interpretable Machine Learning and First-principles ...
中国科大原创提出水的辐射催化作用概念 实现室温甲烷二氧化碳羧基化生成乙酸(图)
辐射催化 二氧化碳 智能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黄伟新教授课题组研究了60Co-g射线驱动的室温甲烷二氧化碳水相反应,原创提出水的辐射催化作用概念,实现室温甲烷二氧化碳羧基化生成乙酸。研究成果于2024年3月13日以“Water Radiocatalysis for Selective Aqueous-Phase Methane Carboxylation with Carbon Dio...
电能辅助CO2生物转化与利用,结合了电能的清洁性、化学电催化剂的高效性及生物制造的多样性等多个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电催化模块与生物合成模块之间的适配性差是目前导致其整体固碳效率低的关键原因。通过模块化分解、交叉干扰分析和系统集成优化有望实现CO2的高效转化与利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应邀发表二氧化碳加氢制碳一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综述(图)
二氧化碳 小分子催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2024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应邀发表了关于二氧化碳(CO2)加氢制碳一(C1)产物选择性调控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介绍了CO2加氢制C1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对CO2加氢的选择性调控策略、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展望。
上海应物所高温熔盐二氧化碳捕获和热化学储热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高温熔盐 二氧化碳 热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14
熔盐具有使用温度范围广、工作压力低、传储热性好及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作为一种理想的传储热工质,在核能、储能、太阳能及高温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利用熔盐开展高温二氧化碳捕获研究可以为清洁能源关键技术研发、构建低碳多能融合系统提供重要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