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结构化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结构化学相关记录79条 . 查询时间(3.778 秒)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肖敏教授、王晓勇教授课题组在单个钙钛矿纳米晶的精细能级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Bright-Exciton Fine-Structure Splittings in Sing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为题,以南京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2017年7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镧系功能配合物在荧光探针、造影剂、磁性、超导材料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与过渡金属相比,镧系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和配位构型都复杂多变且难于控制,从而给具有特定分子组成和几何构型的镧系功能配合物的溶液可控自组装带来极大的挑战。虽然大量的单核或者双核镧系金属配合物已经被文献报道,但是受限于具有特定三维构型的高核多面体组装体系的缺失,关于高核分子容器性镧系配合物的结构设计一直缺乏系统性的理论认识。
阴离子化学在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特定阴离子具有选择性识别和传感作用的人工受体的设计合成一直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此前,文献中已经报道了大量的纯有机或有机-无机杂化的大环或者笼状阴离子受体分子。然而,前人的工作往往是利用刚性模块来构筑具有固定尺寸和构型的超分子受体,以实现对特定阴离子的专一选择性。这使得多数阴离子受体结构单一且没有普适性。因此,设计具有多种阴离子识别行...
2017年6月13日下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高分子科学学院教授Hatsuo Ishida应我校副校长、上海市多相结构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辛忠教授邀请,在徐汇校区作了题为“Molecular Design Principles for Benzoxazine Resins towards Smart,Ultra-high Performance,and Easily Processable Ma...
稀土元素(REEs)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在高新技术、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开采与应用会造成稀土离子在环境中的泄露,而造成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和资源的浪费。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实现我国稀土资源的良性循环利国利民。发展新型高效的稀土回收剂对稀土资源的清洁冶金和含稀土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吸附剂如沸石、活性炭、黏土、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选择性...
多孔有机分子骨架的组装及其在化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是当代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超分子作用力(如氢键、卤键等)组装概念已逐渐在超分子有机骨架材料的组装研究领域展现潜能。然而,人们对超分子作用力的理解和超分子组装过程的指导性知识还比较欠缺,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相对较慢,因而成为合成化学的重要挑战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上峰课题组成功地合成并分离表征了一种十余年来一直被认为因稳定性低而“不可被分离”的新结构内嵌富勒烯,这一发现弥补了内嵌富勒烯研究领域的一席空白,实验上证明了分离出低稳定性的新结构富勒烯的可能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201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科华宇(福建)科技公司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水性聚氨酯多功能化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应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西北大学Kenneth R. Poeppelmeier教授于3月5日访问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并进行学术交流。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一件发明专利获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     发明专利  专利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3/1/16
2013年1月11日收文获悉,福建物构所林璋研究员为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 “含六价铬废渣的铬分离回收法”获2012年度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
Nature出版集团刊物发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成果     Nature  刊物  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成果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2/10/26
2012年10月15日,Nature出版集团刊物《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了物理学院肖奕教授课题组在非编码RNA三维空间结构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RNA三维空间结构的快速和自动搭建》(Automated and fast building of three-dimensional RNA structures)。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02组)金立、傅强和包信和等研究人员与中科院金属所成会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合作,利用本组新近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电子发射显微镜(DUV-PEEM)系统对单层石墨烯生长过程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成功发现,在Pt表面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长得到的毫米大小的单层石墨烯中,具有凹角边界的石墨烯片层为多晶结构,存在不同的晶格取向,而只有凸角边...
以原子、分子为基元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功能体系制造是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分子电子学、单分子物理化学、表面图案化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总结功能分子在界面自组装的基本规律,发展构筑功能自组装纳米结构的新方法和技术,实现特定表面纳米结构的精确调控和可控构筑是人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致力于表面...
2011年3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承担的两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结构导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院基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2011年3月21日,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承担的两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结构导向的功能材料研究”和“新能源用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通过院基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