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电化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化学相关记录478条 . 查询时间(3.366 秒)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环境与能源纳米中心在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成了无支撑且富含氧空位的氧化铌纳米阵列Nb2O5-NCF,并探究其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失活与重建,实现高效可重复的电催化合成氨。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ordered Nb2O5 nanochannel film with rich oxygen vacan...
2021年3月17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四川大学冯小明教授获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20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共计265项。“微纳结构化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可控构建与性能强化机制”等36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锂硫族电池隔膜与正极设计及电化学性能增强方法与机理研究”等80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以有机物5-羟甲基糠醛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成了负载在炭黑上的铂与硫化镍纳米颗粒双功能催化剂(PtNiSx/CB),不仅可以催化阳极燃料5-羟甲基糠醛(HMF)氧化为2,5-呋喃二甲酸(FDCA),还能驱动阴极氧还原反应,实现在输出能量的同时将燃料转变为更高价值的产物。相关研究成果以“Sustainable...
NiFe基羟基氧化物是OER电催化剂中公认的明星催化剂,但其分子尺度上的OER反应机制尚不明确,电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合成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因此,捕获和识别催化剂表面的氧中间体对设计性能优异的催化剂至关重要。
2021年3月1日,材料与能源学院以云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影响因子25.245)上发表研究论文“Significantly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redox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 via active ion-tunnel oriented Ba...
近日,物理学院戴瑛教授团队发现双金属原子负载的碳氮化合物(TM2/g-CN)可以对氮还原反应(NRR)目标中间产物的吸附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提高NRR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该研究对揭示NRR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发展高效NRR电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of Synergistic Transition Metal Dual-Atom Cata...
近日,我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穆斯堡尔谱研究组(DNL2005)王军虎研究员团队与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十五室)黄延强研究员团队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原位电化学穆斯堡尔谱装置,对Ni-Fe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 (OER) 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索。该合作团队通过实验,在OER起始电位附近观察到存在大量Fe4+,并进一步证实了OER的电流密度与原位产生的高价铁物种含量密切相关。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 薄膜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化学结构和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能源、气体分离、生物医药、化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高质量大面积二维MOF薄膜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在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功能导向的原子制造前沿科学问题”支持下,化学所有机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电催化CO2生成具有经济价值的一氧化碳、乙醇等燃料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过去的十年里,大量的非均相催化剂被开发应用于CO2电催化还原反应。虽然在提高产物选择性、降低催化电位、增大催化反应电流密度等关键科学问...
锂离子电池,得益于其稳定优异的储能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电子产品。随着其能量、功率密度的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动车、智能电网等能量密集型领域。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电动车对长续航的持续需求,逼近理论极限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已渐露疲态。碱金属负极具有较低的理论电位和较高的理论容量(如:锂金属负极质量容量约为3855 mAh g-1,相当于商业化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在高比...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DNL1606)刘生忠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水系MXene丝网印刷油墨,高通量制备出可打印的高比能微型超级电容器和微型锂离子电池,同时构建出基于MXene的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医疗监控等电子设备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功能灵敏、寿命长、兼容性强的...
利用可再生电力将二氧化碳(CO2)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对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电催化CO2还原(ECR)依然存在着还原电势高、电流密度小、产物选择性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工业化。开发结构明确、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目前,在众多电化学CO2还原(ECR)催化剂中,具有明确M-N4结构的异相分子基催化剂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鉴于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与液相激光加工与制备实验室合作,在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气还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通过将银纳米点(AgNDs)催化剂分散在电解液中,以钛网为集流体,构筑了一种新型无负载流动相电催化体系,用于高效电还原合成氨。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nitrogen reduction to ammonia with ...
近日,北京大学马丁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报道了一种高密度、高分散的原子级Pt物种(单位点Pt1物种以及亚纳米Ptn团簇)和α-MoC组成的界面催化结构用于高效催化水和CO活化。相关成果以“A stable low-temperature H2-production catalyst by crowding Pt on α-MoC”为题发表在2021年1月21日Nature上(Nature, 2021,...
由青海盐湖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董亚萍、冯海涛研究团队承担的“电合成重铬酸钠闭路循环工艺关键技术及5万吨产业化”项目在青海省甘河工业园区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车成功,获得结晶形貌良好的二水重铬酸钠结晶产品,产品主含量≥99.7%,达到工业重铬酸钠优级品标准。这标志着青海盐湖所电合成重铬酸钠绿色循环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也预示着青海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入铬盐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