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体测量学”相关记录399条 . 查询时间(1.953 秒)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揭示主带冰质天体的表壤物理特性(图)
冰质天体 表壤 物理特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28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射电星高精度VLBI天体测量研究取得进展(图)
射电 星高精度 VLBI天体测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2
如何精确连接基于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观测的国际射电天球参考架(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 ICRF)和Gaia光学天球参考架(Gaia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 GCRF),是新一代天体测量卫星Gaia时代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射电星...
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实现锶光钟绝对频率测量
锶光钟 频率测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26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锶光钟研制取得了重要进展。授时中心研制出频率不确定度5.1×10-17、频率稳定度6.6×10-16 (τ/s)-0.5的锶光钟NTSC-Sr1,并通过守时氢钟溯源至国际原子时(TAI),实现了在现行时间单位“秒”定义下的锶光钟绝对频率测量,测量值不确定度4.1×10-16。2023年1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bsolute frequency measurement o...
中科院上海分院中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天问一号”日凌观测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图)
天问一号 日凌观测 天文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14
2021年火星日凌期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在国家航天局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研究所等中外科研机构,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火星快车”轨道器的测控通信信号,联合开展了对太阳的日凌掩星观测,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大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搜寻宇称破缺的新相互作用(图)
量子 精密测量 天文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研究员等在量子精密测量和检验超越标准模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自主研制的量子自旋放大技术实现了对一类超越标准模型的宇称破缺相互作用的超灵敏检验,实验结果提升国际纪录至少5个数量级,弥补了现有天文学观测的空白。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1月6日以“Search for exotic parity-violation interaction...
上海光机所在深紫外波段高精度偏振测量方面取得进展(图)
深紫外波段 高精度偏振测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在深紫外波段高精度偏振测量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193nm波长下退偏器的性能测量技术,通过布儒斯特楔板实现了193nm波长宽光束的高消光比、大分离角起偏,通过预起偏和分光设计克服了测量光源的波动影响,基于先验的物理定律充分运用所有测量数据显著提升了测量精度。相关研究成果以"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echni...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针对天体引力场对日心轨道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信号影响分析取得重要成果(图)
天体引力场 日心轨道空间 引力波探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1
在空间引力波探测日心轨道方案任务当中,太阳系内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远大于引力波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例如,在中科院太极计划当中,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距离变化约为3万千米,而引力波信号只有几个皮米量级,有必要通过详细数值分析探测频段0.1mHz到1Hz内天体引力场引起的星间观测信号是否小于引力波的观测信号。其研究结果将对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数据处理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云南天文台在活动星系中心黑洞质量精确测量和辐射区的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活动星系 中心黑洞质量 辐射区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2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SKA高精度天体测量构建太阳系引力场模型(图)
紫金山天文台 天体测量构建 太阳系引力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0/25
高精度天体测量和相对论性引力论是矛盾统一体,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随着天体测量精度的提升,更多的精细效应需被校正。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探究了太阳系内天体引发的星光偏折效应。研究表明,该效应对未来平方公里阵(SKA)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提出挑战。
我国天文学家利用LAMOST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图)
LAMOST 中子星 宁静态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揭示在遥远过去发生的星系主并合事件(图)
上海天文台 光谱数据 轨道叠加模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0/11
2022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等利用一种自主开发的全新模型——“星族-轨道叠加模型”,以及高分辨率二维积分视场光谱数据,发现离地球0.6亿光年远的透镜星系NGC 1380在约100亿年前发生了一次主并合,同时揭示了这次并合吸积的卫星星系质量约为400亿太阳质量。这是天文学家迄今在近邻宇宙揭示的最年老和质量最大的星系并合事件。相关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在地球辐射带在轨交叉标校方法研究中获进展(图)
地球辐射带 轨交叉标校 日地空间物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风云三号B星自主数据在地球辐射带在轨交(图)叉标校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地球辐射带 空间物理 探测数据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1
地球辐射带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人类航天面临的严重威胁。受地磁场调制,带电粒子运动信息的传输很难到达回旋半径尺度以外,人类对地球辐射带的宏观知识获取主要依赖多星、原位探测数据联合分析。此过程中,不同卫星、仪器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极易误导人类对辐射带的认识。在轨交叉标校是该领域国际认可和普遍采用的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嫦娥五号着陆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嫦娥五号 着陆区 火山活动历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