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气候学相关记录1328条 . 查询时间(5.138 秒)
2023年8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贾凡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研究成果以“Increased occurrences of consecutive La Nina events under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下更加频发...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在以往的大尺度分析中,研究人员往往关注物种水平的变化,鲜有研究注意到种内不同种群间气候适应能力的差异。同时,气候变化通常会引起物种间的连锁反应,评估同一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物种间的综合响应模式,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气候变化评估体系。因此,如何量化性地评估多物种的不同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键一环。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日益加剧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在以往的大尺度分析中,研究人员往往关注物种水平的变化,鲜有研究注意到种内不同种群间气候适应能力的差异。其次,气候变化通常会引起物种间的连锁反应,评估同一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物种间的综合响应模式,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气候变化评估体系。因此,如何量化性地评估多物种的不同种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键一环。
西南极,特别是南极半岛的降水存在较大的年际变率。近年来,这一地区的科考、旅游和渔业发展迅猛,但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因此,研究西南极(包括南极半岛)的降水具有现实意义。厄尔尼诺作为气候年际变率的最强信号,虽然发生在热带太平洋,但可激发向西南极传播的罗斯贝波列,通过调节阿蒙森低压,对南极尤其西南极区域的降水、温度等产生影响。而近来有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对西南极降水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研究人员对厄尔尼诺与...
2023年7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强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邓文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晏宏和南京大学教授张飞飞共同组织的专辑《全新世南海珊瑚礁环境气候变化记录》(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records in coral reef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H...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杨红强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邓文峰、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晏宏和南京大学教授张飞飞共同组织的专辑《全新世南海珊瑚礁环境气候变化记录》(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records in coral reef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Holocene)...
2023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主导编制的团体标准《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技术规程》(T/CI 103—2023)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批准发布、实施,并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www.ttbz.org.cn);该标准为我国首个红树林抗低温生态修复技术标准,有望解决目前红树林低温生态修复无技术规程可依的局面,进一步促进红树林北移有序发展。
2023年7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任保华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北极天气尺度增暖与热带海洋和中纬度大气的联系,并揭示了相关的机制。其研究内容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分别以“Change of the CP ENSO’s role in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Arctic daily warming events triggered by At...
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团队在《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Comparing the vari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4 emissions from paddies and wetlands under CO2 enrichment: A data synthesis in the la...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凡在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7月18日,相关综述性文章以《气候变暖下的中国近海》(The seas around China in a warming climate)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上。
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该地区具有全球最广的海拔梯度范围,是研究树木生长及其气候敏感性沿海拔变化规律的理想区域。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喜马拉雅中部地区不同海拔范围的树木生长和植被动态尚不清楚。
高山树线是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且多数树线之上有灌丛分布。该生态过渡带上植被生长普遍受低温限制,对气候变暖敏感。已有研究表明,过去100年的升温导致全球多数高山树线向高海拔爬升。除气候因素外,乔、灌木种间关系也是调控树线位置变化的重要因素,种间竞争作用的加剧会抑制高山树线向高海拔爬升。
喜马拉雅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该地区具有全球最广的海拔梯度范围,是研究树木生长及其气候敏感性沿海拔变化规律的理想区域。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喜马拉雅中部地区不同海拔范围的树木生长和植被动态仍不清楚。
2023年7月7日,中科院海洋所海洋数值模拟和气候预测课题组在热带气旋引起的淡水通量强迫对上层海洋的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7月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上。
藏东南地区是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的关键区域,其特殊的山地地形与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水汽相互作用,孕育了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是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敏感区。6月24日至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协办的“藏东南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举办。本次活动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专题二“气候变化与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科学考察任务的框架下展开,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