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82条 . 查询时间(3.839 秒)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生态气象室副研究员贾庆宇课题组在陆气相互作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FY-4B GIIRS辐射资料在东北区域数值预报中的同化和应用     FY-4B  GIIRS辐射  东北区域  数值预报  同化  应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6/15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大气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李得勤副所长课题组申报的风云卫星应用先行先试计划项目最新进展情况。
近日,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在“气溶胶气候效应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本项研究对增强在气溶胶气候效应与东亚季风相互作用相关领域的认识和开展相关定性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作物根系决定了作物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是地上与地下各部分物质及信息交换的系统,根系吸水能力的强弱对作物产生的影响也能改变下垫面气候特征,改变地表、土壤水循环系统。研究根系,有助于构建考虑植被根系动态分布及水力再分配的陆面过程模型,将根系吸水再分配方案应用于通用陆面过程模式,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可以进一步改进陆地碳水通量的结果,因此,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系统的研究中,根系的观测研究受到极大的...
大批量植株根系图像快速、自动识别,填补了国内外大批量处理分析根系图像需求的空白——5月15日,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所研究开发的“根系图像识别共享平台”正式上线,为多学科图像分析、根系表型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亚洲水塔”“冰川之乡”“气候变化敏感区”“大江大河”“工程建设”“暖湿化”“变绿的三江源”……涵盖青藏高原气象、水文、生态等多方面科研成果交流与讨论,作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应用交流系列研讨会之一,科技部会同中国气象局等部分青藏科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5月11日上午召开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灾害应对研讨会中,延伸出未来青藏高原相关科学研究的多个主题研讨。
2021年5月13日,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产品(CRA)在京正式发布,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全面提供给各行业应用。CRA填补了我国在全球大气再分析领域的空白,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国外再分析产品的依赖。
2021年4月22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202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数据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遴选方法,最终得到4023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
2021年4月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的科研成果,题为“Ocean 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lows a constraint on the sensitivity of precipitation to global warming”。本研究是大气环境中心对湖泊水循环试验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延伸,将...
研究发现近20年欧亚大气磷沉降增加     研究  20年  欧亚大气  磷沉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4/12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有报道显示全球高达43%的陆地出现磷限制。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月鹏课题组系统梳理了1959—2020年的观测资料,发现全球大气磷沉降量显著高于以往的估算结果,而农业活动、沙尘传输和燃烧源排放是大气磷沉降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OSL上。
磷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其供给能力直接影响植被生产力。传统观点认为生态系统普遍缺氮,增加氮投入会提高生产力;而最新研究发现,全球只有18%的陆地面积受氮限制,磷限制的区域却高达43%。在全球652个野外样地开展的控制实验发现,磷添加可使自然植被增产35%,高于农田施用磷肥的效果(增产仅14%)。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大气沉降输入的可利用性磷大幅增加,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2021年4月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2020年全国水热条件总体好于常年和2019年,植被生态质量和固碳量达2000年以来最高,地表变“绿”、固碳能力显著增强。
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大气环境气象公报(2020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大气环境继续改善,全国大部分地区霾日数持续下降,霾天气过程强度明显下降;沙尘天气过程较2019年和近5年均值偏少;全国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较2019年下降;全国大部地区酸雨污染维持改善状态。
2021年3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青海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青海草地水、热、碳通量观测网络研究平台”通过专家验收,为青藏高原碳循环研究及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每隔几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对人口稠密的中纬度地区的降水有着显著影响。在未来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是否会导致中纬度降水变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问题。我院韩籍教授Young-Min Yang、夏威夷大学Bin Wang教授和韩国延世大学Soon-Il An教授等对厄尔尼诺的未来变化及其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以“Mean sea surface t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