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球动力学 地球重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地壳与地形学 地球内部物理学 地声学 地热学 地电学 地磁学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 计算地球物理学 实验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固体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993条 . 查询时间(3.12 秒)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而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发生局部的氧化风化,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副研究员张江阳、研究员张帆和孙珍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团队等,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上。
2023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张江阳副研究员、张帆研究员和孙珍研究员,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杨宏峰教授团队等,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2023年4月12日发表在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和深海热液温度探针等原位探测装备,首次发现并证实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的10-100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质学》(Geology)上。
低密度大陆地壳如何俯冲到地幔深度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这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伊翔及其合作者首次在欧洲西阿尔卑斯造山带Sesia地体发现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揭示了张裂大陆边缘深俯冲的驱动力并非先前通常认为的大洋俯冲牵引力,而更可能是大洋扩张或大陆张裂引起的远程推力。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华南克拉通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历史对于重建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和冈瓦纳大陆聚合过程至关重要。前人对华南北缘和西缘的元古代岩浆岩做了非常详细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扬子西南地区新元古代火成岩的构造归属(古洋盆俯冲、大陆碰撞或者地幔柱相关)尚存争议,其成因和深部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后徐健、夏小平研究员与中山大学尹常青教授等人合作...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蒋方明团队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支持下,完成了世界首创热管产出蒸汽直驱汽轮机地热发电系统的设计,在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开展了超长重力热管蒸气直驱地热能发电系统的场地实验研究,并于3月23日至26日成功进行了72小时发电试车。
2023年3月15,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对经典的液核磁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首次给出了核幔边界电磁力(Magnetic force)-浮力(Archimedes force)-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相互作用下的赤道受限流体波(称为eMAC波)的分析解模型,并推导出描述该波物理性质的系列解析表达式。该工作对于剖析低纬度液核磁流体波的起源、地球自转年际变化的激发机制...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以实现能源系统稳定输出。地热储能具有高能量储存容量和高储能效率的优势,能大规模消纳非稳定可再生能源并有效解决季节性供需不匹配问题,可作为长时储能和系统调峰的首选。地热储能主要分为岩土储能和含水层储能,岩土储能不受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含水层储能则存储温度更高、规模更大,均是国内外储能技术研究的热点。然而...
2023年3月13日,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课题组和美国加州大学Santa Barbara分校Roberta L. Rudnick教授合作,通过冰碛岩和火成岩的钒(V)同位素研究,确定长英质成分主导的陆壳形成于距今30亿年之后。相关研究成果以《Dominance of felsic continental crust on Earth after 3 billionyears ago is r...
地表太阳辐射是地球辐射收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有助于气候变化相关的监测与研究。夏祥鳌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团队利用香河站高时间分辨率的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数据,结合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晴空识别算法及云量提取算法,构建包含晴空识别结果和云量估算结果的长期高质量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数据集,并对香河站2005-2019年的太阳...
油气作为沉积盆地中最重要的资源型流体,其生成、运移成藏,甚至是油藏破坏往往都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理解上述复杂地质过程对于丰富油气演化理论以及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靠约束油气活动的时间是理解上述地质过程的关键线索。然而,可靠的时间约束常常需要完善的盆地地层、构造资料以及可靠的地温参数,一直以来都是油气地质界公认的难题。
土耳其规模最大的大坝震后出现裂缝(图)     土耳其  大坝  地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1
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震源深度20千米;当日18时24分震中附近又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00度,东经37.15度震源深度20千米。
陨石揭示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来源     科学    陨石  碳质陨石  火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14
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检查18颗不同来源的陨石发现,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拥有遥远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学物质构成了生命的基石。
2023年2月6日,精密测量院毛伟建研究团队在高分辨率油气勘探地震保幅成像方面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散射波场和点扩散函数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创新提出高精度人工智能速度建模、逆散射保幅成像条件以及点扩散函数深度域反演技术,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深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储特征反演和预测难题给出了新的思路。该系列研究成果2022年在国际著名地学Q1区学术期刊上发表5篇论文,其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