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震学相关记录405条 . 查询时间(2.976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强震海啸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球物理杂志》(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特聘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林间团队,在西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的地震和海啸灾害评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构造地球物理学》(Tectonophysics)上。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7月27日8时43分(当地时间7月27日8时43分)在菲律宾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7.70度,东经120.55度,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矩心矩张量解和震源破裂过程反演,获得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认识;通过综合考虑场地特征模拟震区震动图分布,获得了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强度预测图.
我国西部大江上建设的梯级高坝大库,均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如何保障高坝地震安全是我国水电开发中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2022年来大坝抗震研究进展较快,但由于大坝坝址位于高山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因此高坝坝址地震动输入机制的确定成为高坝抗震急需解决的首要前提和制约因素。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俞瑞芳研究团队,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厚群院士研究团队,围绕高坝坝址地震动输入机制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7月3日6时2分在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5.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0.88度,东经78.14度,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立即启动震后科技应急处置预案,产出了震源参数、余震序列精定位、地震动强度预测图等科技支撑产品。利用区域台网波形数据,采用贝叶斯自助优化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矩张量解,断层节面I:走向300°/倾角63°/滑动角13...
同震滑坡是最具破坏的地震次生灾害之一,可以造成大范围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山区。了解同震滑坡的易发性控制因素是预测潜在地震区同震滑坡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的基础,对防震抗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控制同震滑坡发生的因素众多,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体破碎程度、同震断层、地震、场地烈度、人类活动、土地利用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为此,前人发展了信息量法、主成分分析法、频率比...
2021玛多地震:一次从几十秒到几百万年的寻踪(图)     玛多  地震  2021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21
2021年5月22日,一次7.4级走滑地震发生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松潘-甘孜块体内部的江错断层。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发生的最大地震,也是过去30年我国地震活动性最高的巴彦卡拉块体发生的一次重大地震。
2022年5月11日,应精密测量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震动源运动与动力学过程课题组邀请,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梁超在线上平台做了题为“夏威夷Kilauea火山超长周期地震动机理”的学术报告。
四川省水利厅积极应对雅安芦山县6.1级地震     水利部  雅安芦山  地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7/14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防指常务副指挥长、水利厅厅长郭亨孝紧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立即对水利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迅速做好地震影响区域内水利工程震损排查、安全度汛、供水保障、应急监测等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四川省防指副指挥长、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坐镇省防汛抗旱值班中心,滚动开展会商,持续调度部署水利抗震救灾工作。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机构联合研制的期刊评价报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简称:《WJCI报告》)发布。《WJCI报告》已连续发布两年,我所主办的四种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刊)》)、《自然灾害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连续入选...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先后发生6.1级、4.5级地震,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自然资源部相继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除震源和传播因素外,场地效应也是影响地震动强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实时或近实时地震动预测系统中通常利用通过经验获得的标量值校正场地效应,尚未充分考虑场地放大系数的频率依赖性。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发的“一种用于常规陆域地震数据的多尺度全波形反演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下发通知,我所所友韩林海同志被聘任为广西大学校长、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叶蛇纹石,作为俯冲带最重要的一种含水矿物,其高温分解会带来矿物力学性质的剧烈改变,极可能诱发俯冲带地震,而变形在一定条件下又会促进其分解。如何探究地球内部变形与矿物相变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带来的对地球动力学方面的联动作用,一直是学术界难以触及的难题。前人采取天然叶蛇纹石捣碎和研磨后的粉末作为断层泥的摩擦实验观察到了叶蛇纹石脱水时的典型粘滑行为,并将其解释为地幔楔慢地震的诱因。然而,摩擦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