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古生物学相关记录1442条 . 查询时间(3.604 秒)
作为最早称霸海洋的大型掠食动物和顶级捕食者,奇虾类动物(anomalocarids)在寒武纪早期的出现,标志着寒武纪大爆发时期金字塔式食物链的存在以及复杂生态系统的建立。奇虾类的身体造型怪异,最大体长推测可超过2米;它们的头部由一双视觉良好的带柄眼、一对多刺的掠食型前附肢以及一只辐射状的口器等器官构成,表现出在捕食上的高度特化;其流线型躯干上长有一系列成对的桨状叶和鳃片,分别用于游泳和呼吸;尾部具...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尚不明确。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共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港的疹状奇沫蝉(Allocercopis punctatis Lin, 1997)。然而,大部分沫蝉科化石记录的发表年代较早,缺乏对关键鉴定特征的深入研究,其分类学位置仍不明确。
近日,《系统古生物》(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产于英国中侏罗世新地点伍德伊腾(Woodeaton)的异兽(贼兽、多瘤齿兽)化石,厘定了贼兽长期存在的形态、分类问题,讨论了异兽牙齿特征的同源性,并首次对已知贼兽进行了种一级的系统发育分...
科研人员通过陕南约5.35亿年前的微体化石“皱囊虫”(Saccorhytus)的深入研究,对其亲缘关系和演化意义给予了全新解读,为蜕皮动物体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研究论文于2022年8月17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长安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
近日,PeerJ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团队关于热河生物群翼龙研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报道并描述了在辽宁凌源热河群九佛堂组发现的帆翼龙科一新属种——坎波斯凌源翼龙(Lingyuanopterus camposi)。该翼龙的属名来自化石产地凌源,种本名献给巴西古生物学家Diogenes de Almeida Campos以感谢他在中巴古生物学尤其是翼龙的合作研究中做出的...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团队对热河生物群翼龙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报道并详细描述了在辽宁凌源热河群九佛堂组发现的帆翼龙科一新属种——坎波斯凌源翼龙(Lingyuanopterus camposi)。其属名来自化石产地凌源,种本名献给巴西古生物学家Diogenes de Almeida Campos院士,他在中巴古生物学,尤其是翼龙的合作研究...
单籽豆属(Podocarpium)是豆科一个灭绝属,在欧亚大陆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始新世。然而,一些关键地区(如青藏高原)化石记录的缺乏,使得对于该属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演化过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甘肃省临夏盆地新近纪地层连续,脊椎动物化石丰富,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经现世便注定在中国新生代地层学和古脊椎动物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历时近一个甲子前赴后继的研究,中科院古脊椎所新近纪课题组老中青三代研究人员在邱占祥院士和邓涛研究员的带领下,已经在临夏盆地初步建立起以哺乳动物化石组合为标准的地层年代框架。近日,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和 His...
显生宙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即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大灭绝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并为哺乳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目前,该大灭绝的原因仍处于争论当中。其中,印度徳干玄武岩喷发和小行星撞击是两个主流观点。德干玄武岩喷发的时间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巨犀是犀超科中的独特支系,约4000~22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主要在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零星发现于东欧等地区。巨犀是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体型增长极快,其体型和体重演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此前对巨犀的体重已有多次探讨,但鲜有关于整个巨犀支系的体型演化的研究。近日,《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发现真钱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与怪物同行》中,水龙兽被一种叫真钱伯兽(Euchambersia)的兽头类用毒杀死。这种远古动物,头长仅有10厘米。遗憾的是,从第一件标本被发现至今已近百年,在南非仅发现了两个头骨。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与合作者,在《生物学快报》(Biology Letters)上,报道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真钱伯兽...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团队博士研究生李颖等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罗武干等合作,对天山哈密翼龙(Hamipterus tianshanensis)蛋化石开展研究,发现白色蛋壳的主要成分是氟磷灰石,而非碳酸钙成分。这一发现对翼龙蛋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遗产科学》(Heritage Science)上。
上世纪80年代,进化古生物学家Sepkoski提出了全球显生宙以来的海洋动物多样性演变曲线,识别了显生宙三大海洋演化动物群,首次提出了“奥陶纪辐射”的概念。进入奥陶纪,海洋生物开启了“大辐射”的历程,表现为“目”“科”“属”级生物类群的爆发,以及对部分原有生物类群的演替。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构建了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使以滤食生物和造礁生物为主的古生代动物群完成了对以节肢动物为主的寒武纪动...
亲代抚育指双亲对卵或后代的保护、照顾和喂养等,被认为是生命演化过程中重要的适应行为。在哺乳类、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尤其是社会性昆虫中多次独立演化。其中,携卵行为(brood care)是亲代抚育的一种形式,通常是指单亲在产卵后携带卵或幼体以提供保护的行为,可有效提高孵化率和后代存活率。然而,该行为难以被记录在昆虫化石中,目前中生代昆虫携卵的直接化石证据仅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和白垩纪中期的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