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气象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气象学相关记录207条 . 查询时间(3.017 秒)
近日,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杜林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Understanding the Interfacial Behavior of Typical Perfluorocarboxylic Acids at Surfactant-Coated Aqueous Interfaces”发表在大气科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上。杜...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助理教授刘永岗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现代地球赤道附近的季节性温差(最高月平均温度减去最低月平均温度)小于10摄氏度,但是在全球冰封,也即冰雪地球(Snowball Earth)的状态下,该温差可以超过20甚至30摄氏度。并且通过计算表明,这么大的季节性温差足够使地面产生裂缝形成沙楔,很好地解释了观测。该工作以“Large Equatorial Seasonal Cycle d...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修鹏研究员团队在加利福尼亚海域生态动力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学杂志—海洋》(JGR-Oceans)上。 加利福尼亚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东边界上升流海域之一,拥有极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中部加利福尼亚海域(34.5°N—40.5°N),研究其生态动力学机制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20年5月29日,Science(《科学》)期刊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题为“Strengthening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by intensifying tropical cyclones”(《热带气旋的增强使黑潮加速》)的文章。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青年英才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国...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海洋沉积与古环境研究团队在南海中上层水体海洋热含量演变过程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题目“Is the upward release of intermediate ocean heat content a possible engine for low-latitude processes?”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Geology上。杨艺萍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向...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氧化进程及其与生命进化的关系是地质学和地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及生物圈的大小主要受全球磷循环的控制,因此磷循环决定了有机碳的埋藏量,从而制约了大气的氧含量。前人研究提出海洋底栖动物的活动(生物扰动)和表生圈层的氧含量是制约全球磷埋藏的最重要因素 (Boyle et al., 2014;Van Cappellen and Ingall, 199...
北极放大效应及海冰变化研究获进展(图)     北极  放大效应  海冰变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5/11
过去几十年,北极表面气温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升高幅度超过全球平均气温的两倍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Arctic Amplification,AA)。国际上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多种可能机制,但主要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争论。之前对于放大效应的评估主要基于北极和全球所有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表面气温数据,然而,地球90%以上的能量储存在更高比热容的海洋中,因此海...
2020年4月29日,天津市气象局召开全市气象部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和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经济发展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研究型业务发展,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荣华研究团队在多圈层/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机理认知、过程表征和模式发展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Journal of Climat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Climate Dynamic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邹欣庆教授课题组在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Marine heatwaves in China's marginal seas and adjacent offshore wate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为题于2020年3月17日在海洋科学类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
科学家首次测得水下热通量数据     科学家  水下热  通量数据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4/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尚晓东团队在海洋热通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海洋学报》英文版。据悉,该项研究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海—气耦合界面大气边界层观测技术已经很成熟,为海—气通量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海洋上边界层热量的输送仍然不清楚,也就是说大气、太阳辐射等输入海洋的热量以及海洋反馈给大气的热量是多少仍然不清楚,这局限于观测技术和手段,此前没有相关仪器可以...
1850年工业化革命以来,海洋环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1℃。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鲁宾·黑斯廷斯等研究人员报告了对上个世纪304种广泛分布的海洋物种丰度趋势的全球分析,这些物种涵盖了从浮游植物到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一系列分类群。具体地说,利用文献数据库,他们调查了物种长期丰度变化的方向和强度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种在纬度范围内的采样位置。结果表明,丰度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物种分布的极区,丰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在物种...
近日,我校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青年研究员孙丙强荣获2020年度Richard M. Goody 奖。该奖项由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社和大气辐射权威期刊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and Radiative Transfer(JQSRT)联合设立,以美国科学院院士Richard M. Goody的名字命名,用以表彰在大气辐射和遥感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
2020年4月20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在线发表了题为“Synchronized tropical Pacific and extratropical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过去三十年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外的同步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
2020年5月6日,我校将迎来建校118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展示学校建校118年来的人才培养成果,特别是全方位展现广大校友的创新创业故事,激励和引导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本网特在校庆日前后开设“校友风采”栏目,以讲好校友故事、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发展大计。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尚晓东团队在海洋热通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海洋学报》英文版。据悉,该项研究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