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细胞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细胞学相关记录307条 . 查询时间(2.984 秒)
高等植物个体都由单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而来。数量众多、功能多样的细胞组成了一套复杂而精密的调控系统。直径大小不足100 μm的茎尖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具有细胞多能性。它是所有植物地上部分组织和器官的来源,维持着植物的“无限生长”。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如何通过特定的分裂与分化轨迹发育成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2021年3月15日,国...
作为一种“负碳”的光合细胞工厂,工业微藻能将阳光、海水和二氧化碳规模化地转化为油脂与氢,服务于洁净能源的供给。但是藻类基因组的大片段操作通常极为困难,长期阻碍着藻类底盘细胞的开发。针对这一瓶颈问题,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建立了精确可控的藻类染色体大片段DNA切除技术,首次示范了>100 Kb DNA片段的单重与连续删减,从而为“最小藻类基因组”的设计和“最简植物底盘细胞”的构建打开了大门。相关成果发...
作为三大DNA代谢途径(DNA 复制、重组、损伤修复)之一,DNA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物事件。它在细胞生长、减数分裂、配子形成、物种进化、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等多方面,起着必需作用。两条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的同源染色体通过DNA同源重组进行遗传信息交换,以促进生命体进化。
2021年3月1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辛秀芳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植物免疫系统内部如何协作御敌。这一成果揭示:植物两大类免疫通路PTI和ETI并非独立发挥功能,而是存在相互放大的协同作用,从而保障植物在应对病原菌的入侵时能够输出持久且强烈的免疫响应。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草坪草与牧草分子育种学科组前期收集了多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并对其耐盐性进行系统评价。本研究以前期筛选鉴定的极端耐盐(‘Abundant’)和盐敏感(‘Angus’)种质为材料,分别从生理生化水平和代谢水平,对多花黑麦草耐盐机理进行解析。结果发现,与盐敏感种质相比,耐盐种质具有更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更好的牧草品质。进一步对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和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盐胁迫下,耐盐种...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广东省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郭红卫教授课题组和中科院遗传所谢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RING E3 ligase SDIR1 destabilizes EBF1/EBF2 and modulates the ethylene response to ambient temperature fluctuatio...
2021年3月1日,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Jungnam Cho研究组题为“Ribosome stalling and SGS3 phase separation prime the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transpos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
大约24-38亿年前,地球开始产生氧气,大气层由厌氧环境逐渐转变为富氧环境,自然选择促进了耗氧生物的生存优势和生命演化。耗氧代谢增加了多细胞生物的能量代谢效率,但高频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性质活泼、具有高度氧化力的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以及一氧化氮等。细胞内累积过量ROS会导致DNA的氧化损伤...
种子见光萌发机制研究获进展     种子  见光萌发  机制  研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3/1
20201年2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磊研究组在《植物细胞》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种子在响应远红光而萌发中的一个关键调控通路。
2021年2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谷晓峰团队和合作者揭示了水稻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和DNA损伤的新机制,为研究表观遗传调控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及提高抗逆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基因。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2021年2月1日下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召开2020年度总结大会,并进行2021年度所目标责任书签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施标,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潘爱虎,副所长刘成洪,姚泉洪、陆瑞菊、唐雪明、彭日荷研究员等各研究室主任和全体员工共50余人参加会议。施标所长总结了生物所2020年度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乡村振兴和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亮点;根据2021年院工作任务安排以及对生物所的工作目标...
2021年1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和华南师范大学阳成伟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Golgi-localized manganese transporter PML3 regulates Arabidopsis growth through modulating Golgi glycosylat...
2021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荣获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表彰其围绕植物免疫分子机理开展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植物免疫分子机理研究集体”由遗传发育所周俭民研究员和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领衔,王宏伟、冯锋及张晓娟为主要完成者。团队的主要科技...
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推荐的戴尔·桑德斯教授(Dale Sanders)成为本年度三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专家之一。今年因疫情影响,外国专家无法来华亲自领奖。1月15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宣布了获奖名单,并播放了获奖专家答谢视频。戴尔·桑德斯教授为全球顶尖植物科学领域研究机构约翰·英纳斯(John...
植物的根越多、越长,吸收水分和养分就越多,但究竟是谁在左右植物的根系生长?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李厦教授团队在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植物细胞》发表封面文章,揭示植物根尖分生区发育过程中PLT1的转录调控机制,为深入解析植物核转运蛋白参与的信号途径提供了新线索。根系长短影响着植物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一般根越多、越长,则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植物就会长得更好一些。植物根的生长具有极强的可调控性,其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