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相关记录1274条 . 查询时间(3.179 秒)
2023年4月20日,国内首个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在吉林长春完成全国首针接种,标志着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全国接种正式启动。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属于疱疹病毒科β亚家族,是一种在人类中广泛传播的双链DNA包膜病毒。HCMV感染可导致先天性出生缺陷,会给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带来致命危害。病毒衣壳的装配是感染性HCMV形成的关键步骤,也是HCMV新型药物开发的重要可靶向环节。HCMV骨架蛋白scaffold与基因组进出通道portal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被认为是衣壳装配的启动元件...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性肺炎、脓毒症等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严重急性弥漫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为难治性低氧血症、急性缺氧性呼吸窘迫和肺水肿,严重时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率高达40%。目前临床治疗ALI主要依靠机械通气法和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抗氧化剂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等,疗效局限,无法降低死亡率。因此,深入探究ALI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ALI的药物刻不容缓...
近日,《中国病毒学》(Virologica Sinica)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I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构建研究中的最新成果(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ynthesized herpes simplex virus H129-Syn-G2)。
近日,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室”)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联合建设的“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桃蚜(Myzus persicae)是全球分布的广食性农业害虫,不仅能够为害上百种植物,还传播许多农作物病毒病,是重要的农业病原媒介昆虫。据统计,超过55%的植物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蚜虫传播病毒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自然界中,蚜虫依据不同密度、营养、光温等环境因素在有翅型和无翅型之间转变,具有翅两型分化现象。“迁飞型”的有翅蚜和“繁殖型”的无翅蚜在转移扩散、寄主选择、取食行为等方面均...
白斑综合征病毒结构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白斑综合征  病毒结构  椭球状病毒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4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教授张玉忠团队、郭华荣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沈庆涛团队等合作,在白斑综合征病毒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2023年3月20日公布,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T1-MMP的蛋白酶,有条件成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标靶。
“我们的成果一旦迈入产业化,肿瘤患者只需打一针就有望治愈,费用将是现在的几十分之一。”
γ疱疹病毒包括KSHV、EBV等病毒,临床上与卡波西氏肉瘤、原发渗出性淋巴瘤以及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γ疱疹病毒生命周期具有两相性即潜伏感染期和裂解复制期。在潜伏感染期,病毒基因组以附加体(episome)形式存在,仅表达少量病毒基因,以逃逸机体免疫监视。当机体处于缺氧、微生物共感染、免疫力低下等病理生理条件时,病毒可以被再激活进入裂解复制期,表达大量病毒基因并组装释放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
索氏梭菌(Paeniclostridium?sordellii)是一种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可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引起组织坏死,肠毒血症,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等严重疾病。该细菌常见于环境中,并有一定几率定植在人体肠道和女性生殖道中(约3-4%)。目前,索氏梭菌引发的急性感染病例总数不多但却非常致命。约74%的索氏梭菌急性感染发生在女性分娩或流产过程,致死率接近10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采用活细胞蛋白定点荧光标记和多色动态超分辨荧光成像的方法,追踪并分辨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构域(RBD)进入细胞和胞内降解全过程的多个重要步骤,为新冠病毒致病机理的理解和药物筛选提供参考和工具。
γ疱疹病毒包括KSHV、EBV等病毒,临床上与卡波西氏肉瘤、原发渗出性淋巴瘤以及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γ疱疹病毒生命周期具有两相性,即潜伏感染期和裂解复制期。在潜伏感染期,病毒基因组以附加体(episome)形式存在,仅表达少量病毒基因,以逃逸机体免疫监视。当机体处于缺氧、微生物共感染、免疫力低下等病理生理条件时,病毒可以被再激活进入裂解复制期,表达大量病毒基因并组装释放具有感染性的...
2023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健康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发表题为Shared IGHV1-69-encoded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L452R substitution in SARS-...
虫媒黄病毒成员众多,包括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毒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频繁暴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虫媒黄病毒传播方式相近,基因组结构类似,然而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寨卡病毒可高效穿越血胎屏障,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出生缺陷疾病,影响人类生殖安全。2016年南美的寨卡大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