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相关记录29446条 . 查询时间(3.021 秒)
2024年5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发表。
2024年5月6日,华中农业大学油菜栽培生理团队在武穴市四望镇油菜示范基地举行“短生育期油菜迟播稳产关键技术”测产会。来自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省油菜办公室、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共计40余人参加了本次现场观摩测产。
中国科学院豌豆经典卷须突变体调控基因研究获进展(图)     基因  植物  育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12
自孟德尔利用豌豆开展遗传杂交实验以来,豌豆就是最早研究复叶发育的模式植物。科学家在豌豆中已鉴定到多个经典的叶突变体,包括Unifoliata(uni)、afila(af)、tendril-less(tl)、cocholeata(coch)、stipule reduced(st)。豌豆的叶型主要包括普通叶型、无须叶型、全卷须型、碎叶型四种。20世纪70年代,豌豆育种家引入af突变开发了“半无叶”豌豆...
多年冻土区经历了显著的气候变暖,其增温速率为全球平均值的2~4倍。气候变暖引起的冻土融化会导致多年冻土中长期封存的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以CO2等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至大气,从而加剧气候变暖。作为剧烈的冻土融化形式,热喀斯特地貌约占北半球多年冻土区面积的20%。热喀斯特地貌形成会改变植被、土壤和水文等过程,可能使热喀斯特区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非热喀斯特区形成差异。目前,尚不清楚热喀斯特地貌...
神舟十七号飞船载回农科种质资源(图)     神舟十七号  种质资源  种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4
2024年5月1日凌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创新团队顺利取回5份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麦等种子材料。这些材料已在中国空间站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装置上经历了11个月舱外辐射,近日由神舟十七号飞船带回地球。
重金属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过量的重金属会抑制植物基本的生理活动,破坏代谢过程,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植物自身能通过由许多小分子物质或蛋白参与的螯合、抗氧化和区室化作用等解毒过程来应对重金属,从中发掘的一些重要的代谢物可以外用来缓解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
2024年5月3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系统阐明了OsPRMT6a可以通过OsJAZ1精氨酸甲基化,增强茉莉酸信号转导,从而维持水稻小穗正常发育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学勇副教授主编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书籍在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我国首部指导园林绿化废弃物科学处置利用的专业书籍。
低温是园艺作物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NAC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在植物低温响应调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高丽红/张文娜在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SlNAC3 suppresses cold tolerance in tomatoes by enhancing ethylene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
昼夜节律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它调节着生物在一天中的各项活动,昼夜节律使生物体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动物个体年龄增加,昼夜节律强度逐渐变弱,导致睡眠模式、激素分泌以及整体生理过程发生改变。了解这一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有助于阐明昼夜节律调控网络随年龄如何变化,进而为研究节律相关行为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吉林: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     吉林  保护体系  候鸟迁飞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30
吉林省现有鸟类3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1种。包括白鹤、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7种,大天鹅、白琵鹭、灰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4种。吉林人民一直致力于鸟类保护,用爱心和行动去守护每一只鸟儿,为它们提供安全的家园。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揭示了不同冷链物流模式下生鲜猪肉新鲜度与菌群组成的变化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领域Top期刊《Meat Science》(JCR一区,IF=7.1)上,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2020级联合培养硕士生王素为论文第一作者,侯成立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创新工程院所重点任务(CAAS-ASTIP-...
根际微生物组分类应用策略     根际微生物组  分类  应用策略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1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根据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提出了根际微生物组的分类调控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微生物抗砷新机制助力污染农田绿色修复     微生物  抗砷机制  污染农田  绿色修复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1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创新团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真核类微生物抗砷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
《2023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发布     2023年  全株玉米  青贮饲料  质量安全报告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1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全国畜牧总站在“粮改饲论坛暨第六届青贮饲料质量评鉴活动”上共同发布了《2023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客观评价了我国玉米青贮饲料质量安全现状,指出了现阶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为全面提升我国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了实践借鉴,对粮改饲政策的全面落实和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