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改良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改良学相关记录130条 . 查询时间(2.121 秒)
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晋政函〔2022〕5号)。山西农业大学共有16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针对南方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改善红壤酸化效果不佳的生产问题,研究揭示通过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可以实现红壤改良和固碳减排,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
土壤无机磷与铁铝氧化物、含钙矿物等结合,形成易溶性、难溶性等无机磷组分,这些矿物结合态磷占土壤全磷的比例高达82%,但很难被植物直接利用。全球氮素富集的背景下,生态系统将由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已成共识;但该转变过程中,土壤磷素的转化与供应情况尚不清楚。
近日,科学技术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单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蔡崇法教授领衔的水土保持与环境生态团队参加的两个项目竞争性申报并获准立项。
科技人员开展了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适用技术,如耐盐碱植物种植改土技术、微生物土壤调理制剂控盐技术、生态排盐技术、生态型的土壤改良调理技术等。
2021年12月5日是第八个世界土壤日,2021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我国土壤盐渍化耕地分布情况如何?我国在土壤盐渍化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修复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我国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已经做了哪些行动?“十四五”期间还有哪些防止土壤盐渍化的技术需要取得突破?为此,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黄红壤耕地磷-铁养分不均怎么办?解决之道来了!     黄红壤耕地  磷铁养分  分子植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0/2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揭示了作物磷-铁养分拮抗的信号转导机制,为黄红壤农田磷铁养分协同高效利用的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项目等项目资助。
2022年10月17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赵方杰教授团队题为“Toxic Metals and Metalloids: Uptake, Transport, Detoxification, Phytoremediation and Crop Improvement for Safer Food”的特邀综述文章,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关于植物吸收、...
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土壤质量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区域尺度上,对于土壤质量如何影响粮食产量仍缺乏定量化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生产力是基因型、环境(土壤和气候)和管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而很难把土壤的相对重要性与其他因素区分开来。其次,不同的土壤性质之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同时,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上也缺乏高质量...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土地系统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通过耦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和区域气候模式情景模拟的方式,系统评估了吉林西部盐碱地转变为水稻田通过改变地表参数主要是叶面积指数和反照率,进而影响局地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效应和生物地球物理机制。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10%-12%。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各国确保粮食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在废弃生物质炭化利用及土壤质量提升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领域知名期刊《有害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和《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团队揭示了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在长期放牧后响应的耦合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该区域农业土壤受盐碱影响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加上地下水位高、盐离子交换强导致的土壤结构较差,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高效发展。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崔德杰教授团队(障碍土壤修复与绿色开发利用创新团队)丁效东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中低产田)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研究。继2020年5月后,该团队再次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盐碱化耕地1585.3万亩,耕地盐碱化成为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2020年,自治区为有效解决耕地盐碱化问题,改善盐碱化耕地现状,提高粮食产能,由自治区主席基金支持,启动6个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项目。东北地理所王志春研究员受邀作为实施方案评审专家参加了项目可行性论证,正式启动实施通辽市科左中旗等6个区旗的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示范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