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31条 . 查询时间(1.625 秒)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不同土壤导热率方案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应用研究获新进展(图)
土壤导热率 青藏高原 陆面过程模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19
土壤导热率是揭示和预估土壤热力变化的重要物理参数,同时也是数值模拟中关键的输入参数。当前土壤导热率参数化方案众多,不同方案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性能差异较大,特别是加入到陆面过程模型后将对模拟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准确模拟青藏高原土壤热状况,选择合适的土壤导热率方案对于陆面过程模式及数值模拟非常重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通过遥感测绘技术科学揭示黑土地侵蚀沟发育历史和速率(图)
遥感 黑土地 侵蚀沟 发育历史 速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团队与耕地质量监测与保育团队聚焦典型黑土地地貌和耕地利用研究区,结合1968—2018年高分辨率历史遥感影像、无人机摄影测量、侵蚀沟沉积物铯-137定年、村民访谈等方法,量化侵蚀沟大规模发育年份、起因和长期速率。研究结果表明:黑土地侵蚀沟主要形成于大规模开垦耕地的20世纪50—60年代。1968—2018年,研究区侵蚀沟密度增加一倍(1.2—2.3 k...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模型预测土壤可蚀性空间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土壤可蚀性 水土保持 粮食安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土壤侵蚀是土壤与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为阻控土壤侵蚀,需进行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定量化研究。土壤可蚀性(soil erodibility)能反映土壤对侵蚀外营力剥蚀和搬运的敏感程度,是组成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因子之一,常使用指标K表示。然而,由于实地测量K值样点密度稀疏,亟需发展K值空间尺度扩展方法。如何利用有限的样点数据提升K值空间分布图的精度,是目前区域尺度K值研究的瓶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植物根部耐受铵毒的分子生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氮素 铵态氮 NH4+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大量元素,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是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在许多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中,NH4+是主要的氮素形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工费贵和劳动力匮乏的问题也日益尖锐,为节省劳动力或者增加肥效,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一些“近根施肥”、“集中施肥”、“膜覆盖施肥”、“穴施”等增效措施和施肥方式;这些生产方式和农艺措施虽然符合农业实际生产需求,但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铬污染场地土壤噬菌体组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噬菌体 铬污染 噬菌体-宿主群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噬菌体 (Bacteriophage) 是一类专性捕食活体细菌或古细菌的病毒,其生化结构主要由蛋白衣壳和核酸组成,根据形态特点可划分为:有尾、短尾 (或球状) 和丝状噬菌体等。噬菌体长度通常在20~200 nm,在土壤、水、空气乃至人/动物体表、口腔、肠道内均有大量定殖。据估算环境中噬菌体总数量级约为103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高山林线土壤功能真菌多样性维持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高山林线 真菌多样性 分布格局 维持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高山林线是由低温、强风等条件阻碍而形成的从郁闭森林到树木物种线的过渡地带,是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预警器。长白山岳桦林是东北亚保存最为完整的高山林线之一。外生菌根植物岳桦(Betula ermanii)延绵分布于垂直落差430米的长白山森林上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关于水稻土秸秆降解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图)
水稻土秸秆降解 微生物 放线菌降解 土壤肥力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地球每年产生大量的植物残体,这些外源有机物质的分解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伴随的全球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微生物是植物残体降解的主要驱动力,后者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即群落组成和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理(即编码的酶及其生物化学过程和途径)特性。此外,环境条件(例如土壤肥力)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来影响植物残体的降解,因此物种的生态生理重要性随环境变化而有所不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盐渍农田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对障碍消减响应方面取得进展(图)
土壤真菌 盐渍农田 障碍消减 土壤盐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土壤真菌在促进盐渍化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提升寄主作物耐盐抗逆能力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改善真菌群落对促进土壤碳氮养分循环与周转、提升微生物同化固持、减少养分环境损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针对盐渍农田长期的障碍消减措施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却鲜有报道。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新型农药的土壤生态安全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新型农药 土壤生态安全 氯虫苯甲酰胺 CAP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6
新型农药的应用正快速推进,但其生态安全性评价却相对滞后。以往开展农药的环境安全评价通常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移动、富集及其对陆地生物(一般是动物)的毒性与危害。然而,农药释放进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生态功能产生何种影响,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和清楚认识,这严重影响了农药的生态安全性科学评价。以土壤微生物做为敏感指标,研究新型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对正确理解新型农药的环境行为以及科学评价其生...
日前,2020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南开大学1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8项,包括自然科学特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018级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王柏淳第一作者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期刊(环境科学,SCI二区)上发表论文(图)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王柏淳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风车草 根际微生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1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蒋瑀霁研究员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访问交流(图)
蒋瑀霁 红壤团聚体碳氮磷转化 微生物互作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19
2021年4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瑀霁研究员应邀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访问交流,并作了题为“红壤团聚体碳氮磷转化的生物学过程:线虫-微生物互作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鹏副研究员主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潘爱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吕贝贝副研究员以及科技人员、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交流讨论。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沈其荣教授团队在土壤原生动物影响植物生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沈其荣 土壤原生动物 植物生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3/22
2021年3月20日,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Microbiome》(IF5y=12.160)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关于土壤原生动物影响植物生长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Protists as main indicators and determinants of plant performance)。该成果揭示了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及其与细菌和真菌的相互协作,在促...
中国农业大学“十三五”科研成果显著
中国农业大学 十三五 科研成果 显著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4/9
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十三五”期间,该校科研成果显著。“小麦耐热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技术及育种利用”“单倍体关键诱导基因克隆及应用”“绿色发展—曲周模式”“黑土地保护”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取得显著突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稳定维持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稳定维持机制 Microbiome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