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农业资源利用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资源利用相关记录112条 . 查询时间(2.218 秒)
近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工学院黄光群教授课题组“Microbiological safety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risks at a sustainable farm under large-scale open-air composting and composting toilet systems”的研究论文...
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下,针对中亚咸海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亚宁团队利用MODIS遥感数据和中亚水资源利用效率监测(WUEMoCA)数据库,研究了咸海流域主要作物种植结构、种植面积以及棉花、小麦、水稻、玉米、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产量,系统分析了咸海流域过去15年(2000-2014年)水土资源开发及其利用效率在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杨永辉课题组博士周新尧通过重建我国12大流域上下游37个子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并与实际观测径流对比,分析了我国近50年来地表水资源演变趋势,量化了上游用水对下游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去50年来我国地表水资源消耗量增加了约1.6倍,其中用水增加的65%发生在黄河以北的流域。地表水资源消耗量的增加使得全国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从10%增加到18%,年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小方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细菌致病菌毒素为核心的致病因子数据库,使用该数据库与传统本地BLAST方法结合,建立了基于宏基因组的细菌致病菌高通量扫描方法。毒素是细菌致病菌的必需组成部分。该研究通过已知和未知致病菌致病因子和基因组测试了此本地BLAST流程的特异性,评估了该方法假阳性概率。方法建立过程中,对毒素在各微生物分类层次的特异性进行了评...
近期,我校“旱作农业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农田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农田垄沟覆盖种植系统(Ridge-furrow mulching system,RFMS)是提高黄土高原作物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然而RFMS驱动土壤的时空水热变化影响作物生产的关键生理生态机理并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揭示这种机理,指导北方旱区水分高效利用、进行RFMS优化、农业区划及抗旱作物育种...
近几年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生态工程研究组副研究员付同刚通过对太行山区土壤多样性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探明了太行山区土壤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太行山区土壤类型丰富度分布的最佳拟合模型为对数正态模型,说明处于中间丰富度程度的土壤类型在太行山区分布最广;自然因素中,海拔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最大,而人为因素中,耕作对土壤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太行山区稀有土壤种类数约...
我校资环学院张增强教授团队相关科研人员立足于团队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领域的相关科研进展,以MukeshKumarAwasthi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在工程技术能源与燃料领域权威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IF2018=9.184)发表了题为“A critical review of organic manure ...
根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19年5月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我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付强教授团队发表在《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的论文《An interval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for irrigation water allocation under uncerta...
我国发布首部农业绿色发展报告(图)     首部  农业绿色  发展报告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9/4/4
2019年4月3日,在京举行的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编写,是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也是观察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重要“窗口”。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在六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19年3月21日上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组织召开了高分五号和高分六号卫星的交付仪式。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时以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周清波等作为农业行业用户出席了此次会议。高分六号卫星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是我国首颗设置红边谱段和采用国产CMOS成像器件的多光谱遥感卫星;以单台相机体制实现了超大视场成像,并在轨与高分一号卫星的组网运...
2018年11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题为“A coenzyme-free biocatalyst for the value-added utilization of lignin-derived aromatic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新的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绿色工艺。这是该团队今年在...
2018年11月14日,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在中国大饭店举行颁奖大会,授予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教授2018年度诺曼·博劳格奖(IFA Norman Borlaug Award)。IFA执行主席Rokesh Kapur 博士,IFA理事长Charlotte Hebebrand博士,IFA农业委员会秘书长Patrick Heffer博士等共同为张卫峰教授颁发奖励证书。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20...
探索茶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和关键调控因子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博士后曾兰亭在研究员杨子银的指导下,首先汇总了目前已报道功能的茶叶重要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及其亚细胞分布信息;其次综述了在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合成的胁迫响应机制。在茶叶生长过程(即采前阶段),生物胁迫如昆虫与非生物胁迫如光等均会诱导茶叶香气的形成,而在采后加工的过程中,机械损伤和低温胁迫则是...
2018年9月9日,中国—荷兰“食物-环境-资源耦合与调控机制”国际联合实验室(Sino-Dutch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n Coupling of F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Use - COFER)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该实验室旨在开展中国和全球可持续食...
我国硝酸盐脆弱区及防控面源污染研究获进展     硝酸盐脆弱区  防控面源污染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8/22
中科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胡春胜、马林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在划分我国硝酸盐脆弱区防控面源污染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两篇相关研究论文近日连续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该研究定量了我国县域尺度农牧系统氮磷养分环境排放的历史变化和热点区域,初步划分了我国氮磷生态脆弱区和潜在脆弱区,为推进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畜禽粪尿资源化、面源污染阻控和农业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行动提供了抓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