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构造地质学”相关记录114条 . 查询时间(1.906 秒)
深海海底峡谷的微地貌特征以及演化过程获揭示
海底峡谷 微地貌 特征 演化过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17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揭示了深海海底峡谷的微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Sedimentology。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塔里木盆地麻扎塔格弧形带晚中新世弯山构造活动及其构造意义(图)
耦合过程 构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9
早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之后持续会聚过程不仅造成了青藏高原隆升,也对中亚内陆地区产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西昆仑褶皱-逆冲带分隔了南部的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和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图1),其新生代构造活动对理解盆山耦合过程、中亚地区气候变化、副特提斯海退却和挤压应力自碰撞带北向传递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西昆仑褶皱-逆冲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仍不清楚,尤其是其局限于西昆仑山前还是向北传播至盆地内部地区...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揭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图)
构造 演化 地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7/22
2024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董冬冬研究员团队利用地震学径向各向异性成像技术,在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科学自然指数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孝磊教授团队在大陆弧地壳再造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大陆 弧地壳 再造 构造活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7
日前,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武汉大学学报》发布文章,揭示了近期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触发青海中川乡液化型滑坡-泥流特征与成因机理。
本次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距青海省省界最近距离5公里,青海多地震感强烈。
研究揭示额尔齐斯构造带地壳分层变形与弧弧碰撞过程
额尔齐斯 构造带 地壳分层 变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9
2023年10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胡万万、研究员李鹏飞及其合作者,围绕额尔齐斯构造带西段布尔津地区的零星古生代岩石露头,揭示了额尔齐斯构造带西段缝合的位置、时限及其动力学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提出潘吉亚-欧亚汇聚过程中东南亚特提斯原地增生模式(图)
潘吉亚 欧亚 汇聚过程 东南亚特提斯 原地增生模式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7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重估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俯冲板块的温度场特征和脱水前沿分布(图)
千岛群岛 堪察加半岛 俯冲板块 温度场特征 脱水前沿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3
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球晚期火山喷发呈间歇性增强现象(图)
嫦娥五号 月壤 月球晚期火山喷发 间歇性增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7
南京大学王先彦和李广伟教授课题组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貌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喜马拉雅 东构造结 地貌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6
中国科学院大学揭示福岛双震事件源自俯冲带挠曲断层的重新激活(图)
福岛双震事件 俯冲带 挠曲断层 重新激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2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揭示西南马里亚纳岛弧岩浆与构造演化历史(图)
马里亚纳岛弧 岩浆 构造演化历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