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光化学”相关记录125条 . 查询时间(2.321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不同来源甲醛对我国关中地区臭氧形成的影响(图)
大气颗粒 光化学反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16
近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但近地表臭氧(O3)浓度有升高趋势,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研究表明甲醛(HCHO)对近地表O3形成有重要影响,是评估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和自由基的重要因子,探索其时空分布、人为和自然源贡献及光化学反应过程,可更好地理解近地表O3污染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人工光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图)
人工光合成 光化学 光催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3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多尺度复杂体系极小能量交叉点优化程序最新进展入选美国化学会ACS Editors' Choice(图)
酶催化 光化学 生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多态反应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金属酶催化、光化学弛豫、电子转移等过程中的独特化学反应。准确描述多态反应中的态与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对理解阐释相关化学反应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定位极小能量交叉点(minimum energy crossing point,MECP),可以从能量和结构的角度讨论态与态之间的转换过程。相比于难度高、计算代价昂贵的非绝热分子动力学等方法,直接优化MECP可以在不损失关键化学信息的前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实现氢化锂介导光化学合成氨(图)
氢化锂介导 光化学合成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6
2024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郭建平团队,在氢化物化学固氮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氢化锂(LiH)光致脱氢变色现象与固氮之间的关联,并由此构筑了LiH介导的光催化合成氨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氢化锂介导光化学合成氨(图)
氢化锂介导 光化学合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3/1
2024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在氢化物化学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氢化锂(LiH)光致脱氢变色现象与固氮之间的关联,并由此构筑了LiH介导的光催化合成氨过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岛团队在解析臭氧极端污染事件的传输和来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解析 臭氧污染 光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22
2023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臭氧 (O 3 )极端污染事件不同垂直高度的臭氧传输特征和来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工作以《一次臭氧极端污染事件下不同垂直高度传输过程及源归因综合分析—以合肥为例》为题发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广州分院华南植物园揭示长期海拔移位增温对南亚热带森林内生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生长的影响(图)
真菌植物 光化学量子 森林气象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7
内生和外生菌根真菌植物是森林生态系中2种最常见的菌根真菌类型植物,但是它们对增温的响应策略尚不清楚。基于鼎湖山站长期垂直移位增温平台,探讨了不同菌根真菌植物功能性状对长期增温的响应规律。
中科院上海分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气象条件对东南沿海近地面臭氧演化影响方面取得进展(图)
城市环境 臭氧演化 光化学反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17
在人为活动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地面大气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突显。作为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臭氧的排放、传输、化学转化以及去除过程均受到气象条件的显著影响。福建沿海城市群臭氧前体物排放水平较低,但仍存在臭氧污染的风险,探究气象条件对臭氧浓度的影响机制及贡献对大气环境研究及臭氧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星际分子极紫外光化学研究综述文章(图)
星际分子 紫外光化学 动力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9
2023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动力学研究室分子光化学动力学研究组(1117组)袁开军研究员团队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Mike Ashfold教授受邀发表了星际分子极紫外光化学研究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团队近几年基于大连相干光源在星际分子光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的进展,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生物质燃烧和光化学反应对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棕碳吸光性质的影响(图)
生物质燃烧 光化学反应 青藏高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11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水塔”,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气温明显上升,除CO2外,吸光性气溶胶也被认为是造成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吸光性气溶胶包括黑碳(BC)和棕碳(BrC),通过直接和间接辐射效应,加速青藏高原积雪融化和冰川退缩,准确定量其辐射效应已成为认识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环节,是国内外气溶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在青藏高原已开展...
深圳先进院等搭建机器人辅助胶体纳米晶数字制造平台(图)
机器人辅助 胶体纳米晶数字 光化学 电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7
2023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材料所喻学锋、赵海涛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合成》(Nature Synthesis)上发表题为“A Robotic Platform for Synthesis of Colloidal Nanocrystals”的文章。该工作首次将数据挖掘、数据驱动自动化合成、机器学习、逆向设计集成构建了机器人辅助胶体纳米晶数字...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蓝相液晶超200°C宽温域激光器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蓝相液晶 宽温域 激光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0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张立武课题组Cell子刊:微液滴中光化学反应加速机制(图)
微液滴 光化学反应 加速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7/1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常通等与导师在Cd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衍生物及其发光调制中取得进展(图)
金属卤化物 钙钛矿衍生物 Cd基 衍生物 发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28
近日,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纳米光子学团队提出了一种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调制发射的Cd基钙钛矿衍生物的有效策略。该研究成果以“Phase-Selective Solution Synthesis of Cd-Based Perovskite Derivatives and Their Structure/Emission Modulation”为题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常通等与导师在铟基钙钛矿的结构转换和发光性能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铟基 钙钛矿 结构转换 发光性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6/28
近日,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纳米光子学团队开展了组分工程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光学性能Sb掺杂铟基卤化物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以“Component Engineering to Tailor the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b-Doped Indium-Based Halides”为题发表在《Inorganic Chemistry》(自然指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