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学”相关记录92326条 . 查询时间(2.522 秒)

紫金山天文台揭示河外超轻类轴子暗物质耦合强度新上限(图)
耦合 探测 分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高能时域天文研究团组在类轴子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基于“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对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220912A的长期偏振观测,通过分析其偏振特性变化,首次利用快速射电暴实现对河外超轻类轴子暗物质与光子耦合强度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以《Detecting Extragalactic Axion-like Dark Matter w...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王金星教授和闫银发教授团队在果蔬采摘柔性末端力感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果蔬采摘 摩擦纳米发电机 柔性自驱动力 感知传感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苹果智能化生产团队在《Nano Energy》上发表题为“Self-Powered Flexible Force-Sensing Sensor Based on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Non-Destructive Harvesting of Fresh Fruits and...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苑进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型双孢菇疏蕾末端执行器,为自主研制双孢菇疏蕾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撑(图)
双孢菇疏蕾 末端执行器 机器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3/31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苑进教授团队在《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a novel end-effector for robotic bud thinning of Agaricus bisporus mushrooms”的研究论文。陶凯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苑进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九江石化全力以赴打好检修改造攻坚战(图)
九江石化 中国石化 安全管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当前,九江石化生产装置大检修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全体干部员工从严抓好安全管理、质量管控和现场服务,通过强化过程监督、细化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全力以赴打好检修改造攻坚战。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优化运行 结出效益“金豆”
青海油田 格尔木 炼油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积极开展催化剂、片碱降耗攻关,2025年年初至目前,节约片碱148吨、催化剂20吨,降本增效80多万元。

海南炼化苯抽提异构化装置主体部分拆除完成(图)
装置 中国石化 设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近日,海南炼化苯抽提异构化装置溶剂回收塔604-C402成功吊起,标志着该装置主体部分拆除完成。
湖南石化精准施策实现节能降耗
湖南石化 节能 中国石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2025年以来,湖南石化牢固树立“内部降一分钱成本比外部多赚一分钱更容易”的理念,持续推进全口径成本管控,统筹炼油、橡胶、树脂、己内酰胺-聚酰胺四大产业链生产经营优化工作,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成效。
抚顺石化成功研发冷链包装蜡
抚顺石化 冷链 中国石油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2025年3月17日,抚顺石化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冷链包装蜡,标志着其在特种蜡领域实现又一重大技术突破。该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冷链包装蜡市场空白,还将有效解决行业内产品质量不稳定、应用标准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抚顺石化在特种蜡领域的产业优势地位。
吉林石化碳纤维新品质量稳定
中国石化 吉林石化 碳纤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2025年3月24日,吉林石化传来好消息:该公司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装置达到最优工艺条件,产品良品率稳定在90%以上,标志着吉林石化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地化所在臭氧与地板清洁剂反应产生的含氮有机气溶胶和高度氧化分子取得研究进展(图)
反应 有机气 分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臭氧(O3)作为室内环境中的主要氧化剂,可通过打印机、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释放或经通风系统由室外渗入,其与清洁剂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快速反应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来源。这类气溶胶因粒径微小(通常小于1微米)可深入人体肺部,且可能携带硝基、过氧基等毒性官能团,对呼吸系统及心血管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然而,现有研究对清洁剂中单萜烯、苯并噻唑类物质与臭氧反应生成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实时动态监测,以...

乌鲁木齐石化减油增化“链”动天山(图)
中国石油 芳烃产业 天山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7
2025年3月22日,春寒未退,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石化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在新疆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乌鲁木齐石化迎来历史性时刻——芳烃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启动,翻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的一页。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川中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侵蚀和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工程 土壤 有机 耦合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3/27
退耕还林工程是生态恢复项目,准确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能够减少径流、土壤侵蚀和土壤退化,并增加植被覆盖。但是,关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储量耦合变化规律尚不清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星地量子通信领域取得进展(图)
量子 卫星 激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476203)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基于微纳卫星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Microsatellite-based real-tim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为题,于2025年3月20日发表在《自然》(Nature),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

2025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研究部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共性核心技术研究组(DNL0311组)王素力研究员和孙公权研究员团队,在基于合成气的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梯级电化学微环境设计,实现了宽范围一氧化碳(CO)比例(0至100 vol.%)的合成气在温和条件下的直接电化学转化,该工作为开发多源燃料驱动的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频率梳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取得进展(图)
非线性动力学 机电 激光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427801、12372016)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教授团队在频率梳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取得进展。该成果于2025年3月14日以“自锁频、零相差的微机械频率梳(Self-Injection Locked and Phase Offset-Free Micromechanical Frequency Comb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