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学”相关记录2186条 . 查询时间(1.16 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窦韦强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生物结皮 覆盖土壤 碳通量研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1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以“Mature biocrust-covered soil carbon fluxes are dependent on their types: Moss-covered soils still serve as sinks while cyanobacteria-covered soils b...

新型缓控释肥耦合干湿交替灌溉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图)
缓控释肥 耦合 干湿 交替灌溉 氮素 Field Crops Research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2

区域尺度量化绿肥稻田的土壤固碳效应(图)
尺度量化 绿肥稻田 土壤固碳 Global Change Biology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解析土壤微生物生态位宽度驱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土壤微生物 生态位宽度 驱动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1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韦革宏教授团队在土壤微生物生态位宽度驱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Trait-Based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Shape Bacterial Niche Breadth”为题在线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该研究基于全国尺度的土壤调查与2000余个高质量细菌基因组数据,整合生态分布信息与基因功能注释,构建了驱动生态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图)
土壤 金属 污染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1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批准号:42225703)等资助下,清华大学侯德义教授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威胁农业生产与公众健康(Global soil pollution by toxic metals threatens agriculture and human health)”为题,于2025年4月17日在线发表于《科...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红黄壤多因子障碍协同消减与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启动会召开(图)
生态 农业资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8
2025年4月28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红黄壤多因子障碍协同消减与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发”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会议邀请了项目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会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管处处长徐宪立研究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湖南省耕地与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罗尊长研究员、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土壤肥料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副教授在降雨-径流过程中生物结皮层溶解性有机质流失规律、微生物迁移特征及二者关系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降雨 径流 生物结皮层 溶解性 有机质 流失规律 微生物迁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1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在土壤颗粒有机质定量表征及其与孔隙结构互馈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图)
土壤 颗粒 有机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25
土壤颗粒有机质(POM)是土壤有机质最活跃的组分,由未分解或半分解的植物残体和部分微生物分解产物组成,具有比重小、颗粒大(53~2000 μm)、C/N 比高(10~40)、周转快(几年至几十年)的特征。然而,传统的POM分离方法存在破坏土壤结构、无法获取其空间分布信息等局限。同时,POM的分解不仅受土壤孔隙结构特征的物理阻碍,反过来其分解又可促生新孔隙,二者存在显著的互馈作用。因此,如何非破坏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振宏教授课题组在死木分解过程中元素释放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死木分解 元素释放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人工林 木栖真菌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12

喜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陈绍江教授团队、段留生教授团队荣获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特等奖(图)
陈绍江 段留生 第十三届 大北农 科技奖 特等奖 单倍体育种 冠菌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发现200万年沙丘序列揭示气候与成土过程对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协同调控机制(图)
沙丘序列 气候 成土过程 土壤有机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中镉的迁移转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图)
土壤 有机 电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26
在具有周期性淹水/排水特征的Cd污染稻田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在淹水期间可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生成还原性硫,其与Cd2+进一步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相对稳定的CdS,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在稻田土壤排水过程中,好氧条件可导致CdS被氧化溶解,增加Cd的生物有效性。在该厌氧-好氧过程中,Cd的迁移转化行为亦受多种环境因子如Fe和有机质的影响,但其环境化学过程与机制仍不够明晰。

GCB: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无机碳耦合效应揭示无机碳库具有不稳定性(图)
GCB 农业管理 土壤有机碳 无机碳 耦合效应 Global Change Biology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12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薯草轮作助力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图)
土壤改良 生态系统 群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13
马铃薯是广泛种植和消费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集约化的马铃薯种植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以及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等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剧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足迹,上述环境问题被进一步放大。同时,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因此,亟需探索可持续的农业实践以应对上述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院士团队田静副教授联合西南大学陈新平教授团队在全球农田土壤功能碳库对氮肥的响应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图)
张福锁 田静 陈新平 农田土壤 碳库 氮肥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