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246条 . 查询时间(2.093 秒)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复原世界最早复合陶瓦屋顶(图)
复合陶瓦屋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2/21
瓦是当今人类建筑屋顶的重要组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历史上,陶瓦屋顶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建筑屋顶的长期耐用性、防水抗风性,降低了房屋的维护成本,并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形状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陶瓦——特别是由筒瓦和板瓦组成的复合瓦及其瓦片拼接技术的起源目前还不明确。
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图)
中国传统建筑 模型制作 恭王府博物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28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2023年3月20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开幕。20世纪30至40年代,以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们,先后在1937年、1947年对恭王府进行测绘,当时所留下的实地测绘画图及室内外照片,成为了恭王府开展古建修缮和室内复原工作最直观、最准确,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医学与文明”研究基地入选第四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陕西省 哲学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 医学与文明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23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建筑人类学研究领域获新进展(图)
建筑人类学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藏地拂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9/27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在新石器-青铜时代中国西部农业发展与生业格局变化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图)
新石器 青铜时代 中国西部农业 生业格局变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1/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方晗副研究员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图)
王方晗 《人民日报海外版》 农业文化遗产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
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周年。20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多方响应,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者、积极践行者和主要贡献者。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图)
第二十三届 中国科协年会 开幕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9
2021年7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
“文化与乡村振兴”论坛暨征文颁奖仪式在京举行(图)
乡村文化 论坛 征文 颁奖仪式 地域特色文化 民族民俗文化 文化振兴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6/10
6月6日,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化与乡村振兴”——第六届城市文化发展论坛暨征文颁奖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主持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分别致欢迎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陈存根,十八届中央巡视组组长、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文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学术例会举行——张金萍报告“哲学与身体的建构:湘西苗医生成学理论的案例”(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科学史 张金萍报告 哲学与身体的建构 湘西苗医生成学理论] 医学史 民族医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4/14
2021年3月24日上午,科学史系学术例会举行,2016级博士生张金萍以“哲学与身体的建构:湘西苗医生成学理论的案例”为题作了汇报,主要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对产自湘西苗族地区的苗医生成学理论之身体模型的提出、发展以及在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历史考察,发现此派苗医身体模型的演变历史表现出较为独特的建构性特征,与参与者所处的环境、文化传统、个人经历和知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即与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纠缠...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揭示嫦娥四号巡视区石块来源(图)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嫦娥四号 玉兔二号 着陆区矿物成分 地形地质演化历史 月壤太空风化程度 浅层地下结构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5/10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2021年3月21日2时和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截至3月2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本月昼期间月球车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中医药博物院在医圣故里开工。作为“九大专项”中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的重中之重,医圣祠文化园是聚焦“仲景、中医、文化”主题,打造传承仲景精神、弘扬中医文化、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3月18号,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中医药博物院在医圣故里开工,拉开建设大幕。
本书主要以新疆天山地区考古发现的古代农业遗存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梳理木垒四道沟旱作农业起源、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阐述在这一大背景中木垒县农耕文明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与牧业、游牧生产方式的融合发展模式。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农业形态和社会生活,这些构成今天木垒大农业的历史前提,也是农业公园建设的优质资源。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图片资料,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揭示...
著名天文学家李竞逝世,一生致力恒星物理、银河系研究(图)
天文学家 李竞 逝世 恒星物理 银河系研究 银河系天文 天文学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2/5
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竞先生于2021年2月3日晚间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公开资料显示,李竞,余姚人,1928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李竞主要从事恒星物理、银河系天文和天文学史的研究。
《灿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出版(图)
灿烂星河 中国古代 星图 出版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3/12
李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9月-2011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9月-2008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6月,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攻读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天文学史,中外科技交流史。英文期刊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编委、...
黍粟农业起源机制获得新认识:中国北方C4农业与C4生物量的协同演化(图)
黍粟 农业起源机制 中国北方 C4农业 C4生物量 协同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28
距今一万年以来,中国、西亚、中美洲、南美安第斯山、东南亚、埃塞俄比亚等地区的现代人群共同开启了人类对自然动植物驯化的宏伟篇章,这一过程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文化以及社会组织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进化层面上讲,人类不仅拥有了灭绝物种的能力(晚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而且拥有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物种的能力,并很快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农业起源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对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