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同位素地球化学”相关记录197条 . 查询时间(2.515 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3.5亿年前海洋初级生产力爆发引起全球巨量碳埋藏与气候变冷(图)
气候 碳同位素 分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10
距今2.6亿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360–260 Ma),是地球上自动植物繁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冰室气候,当时,大气二氧化碳(CO2)和氧气(O2)浓度也与现今人类生存的冰室气候环境相当。因此,对晚古生代大冰期启动与结束等关键气候转折期的系统研究,将对我们认识地球不同尺度的气候系统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湖泊水体CO2浓度和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进展(图)
水体 同位素 气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9/16
二氧化碳(CO2)是温室效应最主要的贡献者,对湖泊二氧化碳的排放通量也进行了很多估算,但目前对湖水CO2碳同位素分析较少,尤其是能否通过碳同位素示踪湖泊水体CO2浓度仍待研究。
中国科大揭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与生命演化新机制(图)
古代 地球 生命演化 同位素分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15
在距今约8-6亿年前,地球经历了两次长达数百万年的冰期,厚达千米的冰盖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因此称之为“雪球地球”。两次“雪球地球”事件之间是一个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期间以绿藻为主的初级生产者和海绵的出现代表了生命演化史上又一次重要革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以高精度硫和汞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华南间冰期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雪球地球”的消融诱发了大规模火山活动这一新观点,并证明了间冰期海洋...
地球环境研究所在利用我国东南地区石笋重建热带气旋活动方面取得新进展(图)
同位素 观测 资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4
热带气旋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超五亿人受到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重建过去的热带气旋活动,理解其演变机制、并预测未来变化对防灾减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当前热带气旋重建主要依赖于海洋与沿海地区的地质载体,陆地记录非常匮乏。洞穴石笋被认为能记录热带气旋降水的异常氧同位素(δ18O)信号,具有重建长期高分辨率的热带气旋陆地活动的潜力。尽管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重建青海湖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水文特征方面取得进展(图)
古水文 环境 同位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4
地球环境研究所揭示北半球中纬度降水氧同位素轨道尺度变化的多样性(图)
氧同位素 水文循环 过程 古气候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4
降水氧同位素作为水中重要的示踪剂之一,被广泛用于指示水文循环过程和古气候重建,了解地质时期降水氧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过去的气候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然而,由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分辨率高、连续性好、时间跨度长的相关地质记录较少,因此对中纬度古降水同位素长期变化的了解至今仍非常有限,中纬度不同地区间降水氧同位素变化的差异也不清楚。
地化所在不同汞还原途径对稻田土壤Hg(0)排放相对贡献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土壤 生态系统 同位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4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汞(Hg)库,土壤汞排放是自然源向大气输入汞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土壤中汞形态转化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于土壤零价汞(Hg(0))排放的估算存在很大不确定性(1600 ~4000 Mg yr-1)。研究表明,光致还原、微生物还原和非生物暗还原是土壤Hg(0)排放的主要途径。由于传统的观测手段无法将上述不同汞还原途径进行有效区分,并且土壤Hg(0)排放通量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山峡谷区土壤碳同位素空间变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图)
青藏高原 土壤碳同位素 空间变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13
土壤稳定碳同位素(土壤δ13C)作为土壤碳循环的整合器,能够反映土壤碳代谢过程,并记录环境和植被变化信息,因此绘制土壤δ13C的空间分布图(土壤δ13C同位素景观图谱)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空间异质性。然而,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获取土壤δ13C同位素景观图谱的有效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并且山区土壤δ13C空间变异的驱动机制仍不清晰。
中国科学院地化所给出了光合作用中重碳酸盐光解和水光解联合放氧的同位素证据(图)
同位素 有机化合物 细胞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25
放氧反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中的关键步骤,源源不断地为全球生物提供氧气。目前被普遍认可、写入教科书上的光合作用理论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直接来自水,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二氧化碳。然而,目前这样的光合理论是基于Ruben等人等经典氧-18标记的光合放氧实验而建立的。1941年,Ruben等人将小球藻悬浮在光合放氧反应体系中,该体系含有含氧-18的水和正常的氧...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宣谕等-JGR: 长白山三万年前大喷发事件的初次厘定和精确定年(图)
陈宣谕 气候 同位素地球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21
大型爆炸式火山喷发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量的能量、火山碎屑和火山气体,通过引发地表降温并改变水文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短暂但显著的影响。同时,这类事件也对人类的生存和现代社会的运转构成重大威胁(e.g., 2022年汤加火山喷发)。了解火山过往的喷发历史,能为掌握其活动规律、判别其危险程度和进行灾害预警提供关键信息。长白山是我国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一座大型复合式活火山,尽管过往的研究使人们对该...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利用碘-129揭示印度放射性污染物远距离跨境传输到我国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图)
放射性污染 同位素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25
放射性同位素碘-129(129I),半衰期长达15.7百万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129I具有环境滞留时间长、高挥发、亲生物和多种态的特点,是有效评估核环境污染水平和安全的理想示踪剂。人类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的129I水平已远超天然过程所产生的水平。作为“第三极”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传统上被认为是偏远孤立的原始地区,也是研究污染物来源-迁移-沉降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前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健等–GRL:利用Zn-Mo同位素示踪深部碳循环(图)
王健 同位素 碳循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21
了解碳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于我们理解生命起源、地质过程和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研究碳循环不仅是构建宜居地球的基础,也符合“碳中和”政策的需要。地球上的碳大部分储存在地表的沉积碳酸盐中,并可以随俯冲板块进入到地球内部。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俯冲碳酸盐的去向和影响。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揭示俯冲蚀变洋壳对弧岩浆的贡献(图)
弧岩浆 蛇纹岩 耦合 同位素解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8
2024年3月29日,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Nature Index)刊发了海洋所曾志刚课题组张玉祥副研究员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俯冲蚀变洋壳对弧岩浆的影响,阐明了蚀变洋壳和蛇纹岩在俯冲脱水过程中的耦合关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地环所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示踪高原盐湖物源及水文过程取得进展(图)
同位素 水文过程 元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6/25
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锂和硼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我国的国际进口量长期超过50%。青藏高原盐湖锂和硼资源丰富,其生产量对中国锂和硼的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卤水型锂硼矿床的金属元素来源、迁移规律和成矿机制均不清晰,极大限制了该类矿床的勘探开发及找矿预测。因此理清青藏高原卤水型锂硼矿床的元素来源、迁移及成矿机制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郭炀锐等-CG: 揭示溶液环境下文石白云石化过程中团簇同位素的热重置机制(图)
郭炀锐 溶液环境 石化过程 同位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5/21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Δ47)具有独特的温度指示特性,在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地质时期的碳酸盐沉积物容易受成岩蚀变作用的影响,导致其Δ47发生重置而无法准确反映原始碳酸盐沉淀时的环境温度。对此我们有必要理解Δ47如何响应一些关键的成岩蚀变作用如固态重排和重结晶中的同位素效应。剖析这种响应规律或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Δ47温度计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应用蚀变碳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