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学相关记录6088条 . 查询时间(2.281 秒)
化学元素的吸收、运输、利用和同化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和其他代谢途径等生理活动的基础,对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建立植物整体功能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至关重要。生物地球化学生态位(BN)假说基于生物体内主要化学元素组成,解释植物通过化学元素计量匹配充分实现其生理功能。然而,目前尚不清楚BN假说是否适用于植物的不同器官以及环境和进化对BN的影响程度。
大多数陆生植物与真菌形成菌根共生体,促进植物对氮、磷等养分及水分的高效利用。植物的菌根类型主要可分为外生菌根(ECM)和内生菌根(AM)等。已有研究表明,树木菌根类型的比例显著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物质循环过程。然而,关于菌根如何影响树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的研究仍较为薄弱,限制了我们对菌根生态学作用的深入理解。
有花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数目在物种间和物种内广泛变异,在植物繁殖成功中起关键作用,能够影响异花传粉的成功率、种子产量、对后代的遗传贡献以及子代适应度。探究花粉和胚珠变异的原因能够使我们了解生态和繁殖因素如何塑造有性生殖资源的分配。然而少有研究在系统发育框架下,探讨环境因素和花性状等对近缘物种间花粉和胚珠数目的变异的影响。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因其形态多样性和复杂的种群结构,长期以来在物种界定上存在挑战,尤其是在物种划分和分类方面仍有许多争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王发国研究员等科研人员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方法对中华刺蕨 Bolbitis sinensis 物种复合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传统的形态学物种划分方法提供了有力的补充。
2025年1月5日,由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团队宋柱秋博士、陈又生研究员主编的《广东高等植物名录及其地理分布》,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我所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发现了新的低温胁迫响应功能基因模块,相关研究以“CsCIPK20 Improves Tea Plant Cold Tolerance by Modulating Ascorbic Acid Synthesis Through Attenuation of CsCSN5-CsVTC1 Interaction”为题发表在植物学经典期刊Plant,Cell&Environm...
氯代烯烃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地下环境中的卤代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峻的威胁。面对这一挑战,开发可持续的原位脱氯修复技术已成为治理氯代烯烃污染地下水的关键任务。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保、高效、经济的特点脱颖而出,通过引入大量有机电子供体(例如乳酸、乳化植物油等),促进脱卤微生物,特别是氯呼吸菌(OHRB)的生长,实现对氯代烯烃的彻底脱卤和无害化处理。然而,有机电子供体易被冲刷出处理区域...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海南岛生物区系的起源     植物  分子  系统  发育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1/13
中国海南岛的生物区系起源是一个引人探索的基本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朱华研究员在研究中国海南岛植物区系的基础上,系统评述了至今各学科涉及海南岛及其生物区系起源的理论和例证,并提出了海南岛生物区系起源与演化的时间节点。
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核型的稳定性和变异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核型的稳定性对遗传信息的世代传递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核型的变异性对物种形成和多样化也起到重要作用。不同于被子植物多样的核型,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柏类)表现出相当高的核型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如何形成和维持的,一直是未解之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重建了裸子植物核型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沈阳农业大学在《植物生理生化(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6.1,Q1)联合发表了题为“Galactinol synthase gene 5(MdGolS5)enhances the cold resistance of apples by promoting 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
土壤有机质由一系列来源不同、稳定性各异的碳组分构成。其中,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MAOM)由于受到矿物保护的作用,不易被微生物利用,是土壤中更稳定的碳组分。因此,阐明MAOM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温度升高的响应对于准确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动态并制定土壤固碳增汇方案至关重要。然而,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植物碳输入对MAOM形成效率的影响,尚...
热带海岛和海岸带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很多区域处于磷限制状态。研究人员一直关注植物如何适应低磷环境,以及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如何影响植物的分布。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叶片中的五种磷组分来适应磷限制。叶片磷组分包括:无机磷(Pi)、低分子量磷酸酯(Ester-P)、RNA 和 DNA 中的核酸磷(Nucleic-P)、磷脂(Lipid-P)和残态磷(Residual-P)。然而不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元宝枫古树嫁接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图)     天然  遗传  资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20
元宝枫(Acer truncatum)无患子科槭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集油用、药用、观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珍贵树种。我国天然林内分布大量元宝枫古树,是非常优良的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科研价值。如何利用嫁接技术快速扩繁元宝枫古树优异种质,不仅对利用古树优异种质选育元宝枫新品种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护元宝枫古树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植物园专家在深圳大鹏新区发现两种蕨类植物新物种(图)     植物  种群  资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25
2024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科研人员在深圳大鹏新区发现凤尾蕨科水蕨属1新种,根据发现地命名为“坝光水蕨”(Ceratopteris baguangensis),并发现水龙骨科线蕨属1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该研究获得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旗舰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
草业与草原学院科研团队围绕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关键土壤微生物功能群-丛枝菌根真菌的群落变化及生态功能,通过围封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探索了植物-微生物-土壤相互作用的机制,2024年12月19日取得的新进展分别发表于国际一流期刊《Plant and Soil》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