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地球动力学”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2.64 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首次观测到格点规范理论中的禁闭相与非禁闭相转化的微观动力学过程,为剖析复杂的量子多体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2025年1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 上。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的首次观测验证地球大气中高阶太阳潮汐谐波(图)
观测 地球 大气 太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29
潮汐现象在天体系统中普遍存在,当一个天体围绕另一个天体运动时,潮汐效应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它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然而,现有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在低频率的潮汐谐波上,对于高频潮汐谐波的关注较为匮乏。尤其在地球大气层中,是否存在高频谐波一直存在争议,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潮汐信号与偶发的区域重力波加以区分。随着“子午工程”多年来的观测积累,多经度数据的联合分析成为可能,推动了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重建黄土高原全新世粉尘通量并揭示动力机制(图)
地球环境 动力机制 集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1
风成黄土是重建过去多尺度粉尘活动及其与气候相互作用的载体。此前,科研人员以黄土高原黄土为材料,开展了较多构造、轨道尺度的粉尘活动研究,但基于实测年代标尺对全新世黄土记录的粉尘活动高质量重建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较为缺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等利用瓦级皮秒激光器实现高精度空间碎片观测(图)
天文台 激光器 空间 观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紫金山天文台联合改造德令哈青海观测站1.2米望远镜,利用瓦级的皮秒激光器实现了对空间碎片的高精度激光测距。空间碎片目标测量最远距离为1620.5 km,雷达散射截面积为2.41㎡,测距精度达到10.64 cm。该团队实现了单套激光器系统既可开展合作目标卫星厘米级高精度测距又可实现高精度空间碎片观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上。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拓扑物理实验室张石磊课题组在磁斯格明子晶格动力学的实验观测上取得进展(图)
拓扑 张石磊 动力学 观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10
2024年9月23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拓扑物理实验室张石磊课题组利用时间分辨X光磁散射技术观测到了磁斯格明子晶格动力学的“隐藏”转动模式,提出了手性晶格矩的理论模型,为磁斯格明子的微观动力学和对其有效的调控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在超冷费米气体非平衡动力学研究方面获进展(图)
精密测量 气体 非平衡动力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7/19
2024年7月4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江开军研究团队在超冷费米气体非平衡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实验制备了球形幺正费米气体,发现了体系在自由飞行过程中的动力学演化满足标度不变性,并通过测量呼吸模式证明了体系具有SO(2,1)对称性。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成功监测火流星轨迹并估算出可能落点(图)
监测 天文 观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7
国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支持建设的流星多站视频监测网,包括国科大业余无线电集体台BI1GK,在雁栖湖校区设置的流星监测站和兴隆流星观测站等,成功监测到这颗火流星的轨迹,并根据碎片消失的高度和速度、数值,模拟了飞行路径,估算出可能的陨石落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重估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俯冲板块的温度场特征和脱水前沿分布(图)
青藏高原 重估千岛群 加半岛 俯冲板块 地球动力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1
俯冲温压条件是俯冲带地球动力学的核心关键要素,决定了俯冲带物质循环总量分布和能量分布。基于俯冲温压条件的水、碳通量测算是国际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普遍采用的板间解耦假设,传统的二维模型预测与地质记录结果不一致,模型预测的温度比岩石记录的温度平均低了约200-300°C。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在太古代陆地表面的地球动力学氧化方面获进展(图)
广州地化所 太古代陆地 地球动力学氧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3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而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发生局部的氧化风化,这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太古代陆地表面的地球动力学氧化(图)
太古代陆 地球动力学氧化 地球大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11
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大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但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经发生了局部的氧化风化,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这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中科院上海分院中外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天问一号”日凌观测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图)
天问一号 日凌观测 天文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14
2021年火星日凌期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在国家航天局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研究所等中外科研机构,利用“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火星快车”轨道器的测控通信信号,联合开展了对太阳的日凌掩星观测,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在地球辐射带在轨交叉标校方法研究中获进展(图)
地球辐射带 轨交叉标校 日地空间物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风云三号B星自主数据在地球辐射带在轨交(图)叉标校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地球辐射带 空间物理 探测数据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1
地球辐射带是日地空间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人类航天面临的严重威胁。受地磁场调制,带电粒子运动信息的传输很难到达回旋半径尺度以外,人类对地球辐射带的宏观知识获取主要依赖多星、原位探测数据联合分析。此过程中,不同卫星、仪器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极易误导人类对辐射带的认识。在轨交叉标校是该领域国际认可和普遍采用的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人员揭示哨声波与磁洞结构之间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图)
哨声波 磁洞结构 多尺度 相互作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2/16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揭示大样本分子云稠密气体辐射的基本关系(图)
大样本分子云 稠密气体辐射 基本关系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