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人类学”相关记录296条 . 查询时间(1.101 秒)
新石器大衰退可能与鼠疫有关(图)
流行病 新石器时代 DNA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22
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反复暴发的鼠疫或导致斯堪的纳维亚的新石器时代人口减少。对100多名个体的古DNA分析揭示了这些农民的命运,并再现了他们的亲密家庭生活。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
研究揭示中文不需要采用词间空格的认知根源(图)
书写系统 中国科学院 心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14
英语中每个词之间都有空格,但中文没有空格将词隔开,属于不同词的汉字相邻呈现(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的英文阅读模型认为利用空格将词分开在阅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引发了一些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英语使用空格,而中文不使用?哪种方式更好?中文是否有必要在词之间加入空格,或者英语是否应该学习中文而取消空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组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项研究。
20年来我国和巴西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命名17种翼龙化石(图)
翼龙化石 古人类 古脊椎动物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3/1
日前,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刊登了中国和巴西两国研究人员在朝阳翼龙科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基于对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翼龙化石的研究,两国研究人员共同建立了朝阳翼龙科一个新属种,并将其命名为“友好美丽飞龙”。20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团队与巴西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表青藏高原考古研究新成果(图)
人类演化 青藏高原 考古成果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2/29
人类究竟是在何时、以怎样的适应性策略成功实现了高原的终年定居,并最终形成独特的人群与文化,是目前考古学与人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藏高原的史前考古与DNA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本区已经成为国际研究高海拔地区人类生存适应,以及高、低海拔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之一。
山东大学考古队在法国西南部洞穴遗址发现古人类化石(图)
山东大学考古队 法国西南部 洞穴遗址 古人类化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17
近日,山东大学考古队在与法国波尔多大学联合考古中,在法国南部多尔多涅省图尔托瓦拉克洞穴遗址内,发现一件古人类远节指骨化石。化石长约2厘米,中间直径1.3厘米,于2023年5月30日下午在张亚盟助理研究员方内出土。2023年5月31日,法国学者在相邻探方内发现一枚人的乳齿化石。
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对旧石器时代骨器的新研究(图)
人类演化 旧石器时代 骨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17
2023年5月10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Disentangling carcass processing activities and the state of worked hide from use-wear patterns on expedient bone t...
百万年前东方古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中外科学家合作研究揭秘(图)
东方古人类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泥河湾盆地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12/22
中国北方泥河湾盆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而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这片土地上的东方古人类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距今约125万年-70万年)气候变率增大的环境背景下,他们的活动区域环境有何变化?又有怎样的技术行为适应性?
四川大学考古中心吕红亮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揭示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演化历史(图)
四川大学考古中心 吕红亮 青藏高原 人群演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3/12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因严酷的气候环境,是地球上人类生存最具挑战的地区之一。如今,青藏高原常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其中藏族约占46%。现代人何时涉足青藏高原并永久定居,及早期西藏古人群与现代西藏人的关系都存在大量争议。其中,现代西藏人的起源,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最新形态功能学方法揭示手盗龙类奇异前爪的演化之谜(图)
古人类 形态功能学 中国科学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7/6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完成了一项有关手盗龙类恐龙奇异指爪的功能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国际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秦子川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Mike Benton教授、Emily Rayfield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员合作指导的博士生,第二作者为毕业于中科院古...
科学家发现调节睡眠的重要基因
睡眠 基因 遗传变异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3
山东大学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对巨猿研究取得新进展(图)
人类演化 巨猿 古食性 绝对齿冠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
2023年1月27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题为“Estimates of absolute crown strength and bite force in the lower postcanine dentition of 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研究论文,对巨猿下颌后齿齿列的绝对...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报道华南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大型哺乳动物群的演替事件(图)
人类演化 华南末次间冰期 大型哺乳动物群 演替事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
2022年9月23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在线发表题为“Late Pleistocene large-bodied mammalian fauna from Mocun cave in south China:Palaeontological,chronological and biogeographical ...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南方最晚猩猩化石记录(图)
人类演化 中国南方 最晚 猩猩化石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
2022年8月26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类演化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题为“Evidence for the latest fossil Pongo in southern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距今最晚的猩猩化石记录。该发现为探索早期猿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
山东大学考古队在法国发现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图)
法国 古人类化石 旧石器时代 岩厦遗址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3/1
近日,山东大学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法国Tourtoirac旧石器时代岩厦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两件古人类指骨化石。
Genetics affects functions of gut microbiome
遗传学 肠道微生物组 功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