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神经外科学”相关记录105条 . 查询时间(2.015 秒)
我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
卒中领域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27
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上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中国临床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4年以来,亚洲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瘫痪病人可以用意念控制机械臂(图)
瘫痪 机械臂 脊髓损伤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5/4/27
一项研究为瘫痪病人带来了希望。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脑部扫描确定了与手部运动和感觉有关的区域,从而使两名瘫痪患者恢复了触觉,其中一人还能用意念控制并感受到机械臂。有朝一日,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近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
AI模型10秒内检出脑肿瘤残留
AI模型 脑肿瘤 神经外科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2/20
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名为FastGlioma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脑手术中,该模型仅用10秒就判断出是否还有残留的癌性肿瘤。在识别肿瘤残留方面,FastGlioma的表现远超传统方法,有望给神经外科领域带来变革。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全球首例 英国男孩颅内植入设备控制癫痫发作(图)
癫痫 癫痫性脑病 电子设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8/7
英国男孩奥兰·诺尔森接受手术,在颅内植入电子设备,以控制其癫痫发作的频率。他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接受这类手术的人。

研究显示逆境会永久改变大脑(图)
神经科学 大脑 精神障碍疾病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8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神经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境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功能。此外,大脑对逆境的异常反应与焦虑症状有关。这项研究有望在早期发现精神疾病。相关论文刊发于21日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Novel tools for the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epilepsy(图)
Bioengineering Neuroscience Research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27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贾禄博士参与研究成果为脑肿瘤开颅患者术前血糖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图)
神经外科 贾禄博士 脑肿瘤 高血糖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6
近日,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共同合作,在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 (JCR1区 IF:5.408)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preoperative glucose concentration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raniotomy for brain tumo...

脑血管病科张炘、李西锋获2022年度中国神经介入“十佳手术医师”称号(图)
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 十佳手术医师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13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首届“中国神经介入医师手术大赛”总决赛举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脑血管病科张炘、李西锋脱颖而出,双双斩获大赛出血组全国“十佳手术医师”称号。

刘志雄教授团队在BMJ-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图)
刘志雄教授 英国医学杂志 湘雅医院 神经外科 妊娠期糖尿病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5/23
2022年5月2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志雄教授团队在世界四大医学杂志之一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以Research paper形式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3位学者入选(图)
中国高被引学者 北京天坛医院 爱思唯尔 SCI论文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7
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4月14日发布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拥军、江涛和吴涛三位学者上榜。入选“高被引学者”名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所研究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其科研成果为该领域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团队在《Brain》发文阐述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脑胶质瘤生存预后与免疫微环境特征的术前MRI影像学预测模型(图)
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 机器学习技术 磁共振 北京天坛医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9
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杂志《Brain》在线发表题为“An MRI radiomics approach to predict survival and tumour-infiltrating macrophages in gliomas”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利用脑胶质瘤患者术前磁共振T2加权影像的纹理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脑胶质...
2020天坛国际癫痫会议召开 中外专家共议癫痫诊疗新进展
癫痫诊疗 癫痫科 中国抗癫痫协会 北京天坛医院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7
由中国抗癫痫协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共同主办的“2020天坛国际癫痫会议”于2020年8月22-23日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圆满召开,40余位国内外癫痫领域权威专家共同上线,介绍国内外癫痫领域最新诊疗进展,解读最新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分享临床典型及疑难病例。据统计,本次会议总观看人数达到2817人,总访问量达10617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近1000人。

喜 报|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首个影响因子正式公布(图)
SVN编辑部 北京天坛医院 科睿唯安 爱思唯尔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2/9/7
北京时间2020年6月29日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发布最新《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2019),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的官方英文期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斩获首个影响因子:4.765,在Clinical Neurology学科中排名35位(204种期刊),位列Q1区,是该学科我国第...
日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尝试用干细胞修复受损脑神经组织获得成效,参与试验的患者运动机能得到改善。这家公司计划明年向日本厚生劳动省申请许可批量生产这种再生医疗产品。
科学家发现阿兹海默症的新机制
科学家 阿兹海默症 新机制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8/31
2018年8月23日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在《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观点,他们认为导致阿兹海默症的基因突变可能与人体细胞中的铁元素有关。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尚无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