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形成与演化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星系形成与演化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2.242 秒)
国外研究揭示最早静止星系特征     最早静止星系  GS-9209  星系特征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8/21
英国爱丁堡大学科研人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使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揭示了最早静止星系GS-9209的特征。这个星系比银河系小10倍左右,但拥有的恒星总数与银河系相似,恒星总质量约为太阳的400亿倍,并且这些恒星是在GS-9209星系完全形成之前迅速形成的。
Scientists map gusty winds in a far-off neutron star system(图)     中子星系统  阵风图  星系形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9
An accretion disk is a colossal whirlpool of gas and dust that gathers around a black hole or a neutron star like cotton candy as it pulls in material from a nearby star. As the disk spins, it whips u...
Scientists have spotted farthest galaxy on record(图)     星系  恒星  天体物理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21
The most distant galaxy on record has been spotted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astronomers, including researchers at the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 Harvard & Smithsonian.
天文学家首次观察到遥远系外卫星的诞生     系外行星  形成  星盘  尘埃流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7/28
近日,天文学家在一颗名为PDS 70c的遥远行星周围发现了一个碎片盘,这颗年轻的系外行星可能正在形成系外卫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
超大质量黑洞可由暗物质直接形成     超大  质量黑洞  暗物质  直接形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3/3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撰文,提出超大质量黑洞可由暗物质形成的新机制——超大质量黑洞可由位于星系中央稠密区域的暗物质直接形成,而非传统认为的那样由普通物质形成。这一研究结果对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原因,以及早期宇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超大质量黑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当今星系演化研究领域最大的谜团之一。科学家此前已观察到宇宙大爆炸后8亿年就已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但它...
银河系或蕴藏大量类地行星(图)     银河系  大量  类地行星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2/25
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观察浩瀚的宇宙,希望能发现外星文明。一个行星要有生命,液态水必须存在。这种发现的可能性似乎无法计算,因为一直以来的假设是,像地球这样的行星获得水是偶然的,需要巨大的冰小行星撞击才能产生。现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全球研究所的研究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令人大开眼界的研究,指出在行星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水。而这项研究的计算对地球、金星和火星都是正确的。
Sky survey reveals newborn jets in distant galaxies(图)     Sky survey  newborn jets  distant galaxies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12/11
Astronomers using data from the ongoing VLA Sky Survey have found distant galaxies with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at their cores that have launched powerful, radio-emitting jets of material w...
英国《自然》杂志14日发表了一项天文学最新研究,报告了对平均红移为1的一组星系所释放的原子氢的测量结果。这是首次进行此类测量——由升级后的巨米波电波望远镜完成,这一成果有助人们理解星系中恒星的形成,填补了人类在星系演变和恒星诞生研究中的空白。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8日报道,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一颗小行星正在“变身”为一颗彗星的过程,这可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实时观察彗星的各种形态。该天体名为P/2019 LD2,它的轨道表明其是一颗半人马小行星——一类轨道并不稳定的岩石冰冻天体,由于混杂的组成成分及在太阳系周围移动的潜力,天文学家早就怀疑这种天体是柯伊伯带中冰冻小天体与定期造访内太阳系的彗星之间缺失的一环...
据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早期火星的峡谷可能正是在大量冰盖下方形成的。该结果推翻了此前“火星早期温暖潮湿”的判断,有助于消除早期火星的气候地质证据与模拟之间的不一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人类送往火星的计划表已经填好,在这一时刻到来之前,人们希望对火星的了解越清晰越好。而理解火星历史上最初10亿年的气候,对于确定火星是否曾经宜居非常重要。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项行星科学研究论文称,曾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后又被“开除”的冥王星,可能从形成之时便一直是高温状态,而且在发展初期拥有一个地下液态海洋。
火卫二轨道暗示——火星曾经也有光环(图)     火卫二  轨道暗示  火星  光环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6/8
近日,来自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和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火卫二异常的倾斜轨道,很可能表明火星在数十亿年前有一个环。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1877年发现的火星两颗卫星是被火星引力捕获的小行星。然而,后续研究表明它们的轨道几乎与火星赤道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推断这些卫星一定是与火星同时形成的。
近日,天文学家捕捉到了一种罕见的星系类型图像,被称为“宇宙火环”。“宇宙火环”是一个名为R5519的星系,距离太阳系110亿光年。整个“宇宙火环”的中心直径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还要长20亿倍,同时它比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直径还要大300万倍,这是科学家们实现的第一个直接成像的星系图。研究人员表示,它产生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50倍,且大部分的活动都发生在“火环”上。
In the 13.8 billion-year-old universe, most galaxies form gradually, reaching their large mass relatively late.But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funded discovery of a massive rotating disk gala...
欧洲南方天文台捕捉到行星诞生迹象(图)     欧洲南方天文台  行星  诞生迹象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0/5/21
2020年5月20日讯,欧洲南方天文台(ESO)于当地时间2020年5月18日发布的资料照片显示了年轻的御夫座AB(AB Aurigae)星周围的圆盘,欧洲南方天文台通过甚大望远镜(VLT)观测到行星诞生的迹象。靠近图像的中心,在圆盘的内部区域,我们看到了“扭曲”(非常亮的黄色),科学家认为这标志着一颗行星正在形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