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国际动态 热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2.265 秒)
组合方法成功管理聚变等离子体(图)
组合方法 聚变等离子体 美国能源部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4/24
New coating could aid development of compact fusion reactors(图)
新型涂层 小型聚变反应堆 钽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4/1/31
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湍流首次发现
等离子体湍流 等离子体温度 核聚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4/14
为了使核聚变发生,需要将超过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稳定地限制在磁场中,并长时间保持。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大型螺旋装置中等离子体在热量逸出时,湍流的运动速度比热量快。这种湍流的特征使预测等离子体温度的变化成为可能,对其观测或将导致未来开发一种实时控制等离子体温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
Seeing the plasma edge of fusion experiments in new way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图)
人工智能 聚变实验 等离子体边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21
Radio-frequency wave scattering improves fusion simulations(图)
射频波 散射 聚变仿真 聚变等离子体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3/6/21
俄新型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投入运行
俄 开放式 螺旋磁阱装置 SMOLA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8/3/12
据俄罗斯科学院消息,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近日启用了新建成的开放式螺旋磁阱装置(SMOLA)。该装置能大大提高开放式磁阱中的等离子体温度,朝受控热核聚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可用于研发近地行星航行的大功率推进器。目前的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核心是托卡马克装置,即封闭式等离子磁阱,但托卡马克建设成本过高(ITER的预算超过150亿欧元),周期过长。其次托卡马克只能使用氚和氘的混合...
人工热核聚变造出116号元素钅立——随着原子序数增加 合成新元素将更难
人工热核聚变 钅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7/3/20
一个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德国重离子核科学研究所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利用重离子直线加速器(RILAC),以原子序数20号的钙(48Ca)射束和96号的锔(248Cm)标靶进行热核聚变反应,成功合成了原子序数116号的(钅立)同位素292Lv和293Lv。这一成果为探索原子序数119号之后的新元素迈出了一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日本物理学会杂志》上。
麻省理工学院打破核聚变新纪录
等离子体科学 聚变中心 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 太阳 核聚变 无碳能源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6/11/15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在寻求清洁能源方面取得飞跃性进展,他们的Alcator C-Mod 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第一次将等离子体的压力提高到2个大气压,打破了2005年由该学院创造的1.77个大气压的纪录。Alcator C-Mod内的温度达到超过3500万摄氏度,大约是太阳的中心热度的两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首件中国造大件产品交付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首件 中国造大件产品交付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13/6/17
记者2013年6月12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第二阶段PF5导体日前运抵法国福斯港,交付ITER现场。
New Hampshire Scientists Awarded DOE Grant for Fusion and Space Science Research
thermonuclear fusion Space Science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7/4/6
来自23个国家的近400名聚变界专家,5月22日聚集合肥,出席为期5天的第十七届“受控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国际会议”,其中300多位代表系外籍人士。
国际热核反应实验装置再起纷争(图)
核聚变反应 国际热核反应实验装置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06/3/24
William Parkins是一位曾参与建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的核物理学家,他于2005年10月死于癌症,但2006年3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了他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核聚变反应是一个昂贵的梦想,根本不可能提供经济型的能量。《自然》杂志认为,这一观点像一股寒风吹凉了参与国际热核反应实验装置(ITER)的科学家们的心。但也有核物理学家指出:“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废话。Parkins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