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控制理论 >>> 鲁棒控制 >>>
搜索结果: 76-87 共查到人物 鲁棒控制相关记录87条 . 查询时间(3.24 秒)
兰维瑶 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 博士(2004).研究方向: 非线性控制理论与应用鲁棒与最优控制智能控制技术.所属部门: 自动化系.
高利新,1969 年生于浙江永嘉。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 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 入选温州市“ 55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1988.7 温州师院数学系毕业,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1994.7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并获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 2003.6 毕业浙江大学控制系, 博士论文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4.6-2006....
柯海森,男,博士,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2006年6月份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张霄力,2001年获得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2004年调入厦门大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10多篇文章为SCI、EI、ISTP所收录。目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镇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分析;供应链动态建模及其优化.
孙洪飞,1970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分别在1998年和2002年在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1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工作;2002年到厦门大学自动化系工作至今。2008年晋升为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网络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复杂网络研究,飞行器姿态控制,鲁棒控制。
冯俊娥,197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7-2014, 7: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奇异随机系统的线性二次微分对策(BS2011SF009),主持。
马树萍,1970年生;教授。2011—2013,混杂时滞奇异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研究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人。
刘仙 (女),现有职称:副教授;导师身份: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1. 基于控制理论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如癫痫、失眠等)的控制 2. 生物控制 3. 复杂模型及其控制算法的硬件实现(用单片机、ARM、FPGA、DSP等) 4. 复杂网络的分散协调控制 5. 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同步与控制 6. 鲁棒控制。
毛维杰,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鲁棒控制、解耦控制、时滞系统分析与综合、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与控制。研究成果选列(Selected Publications):W.-J. Mao, S. Liu,Approximate decoupling of multivariable control system...
褚健,Jian Chu,Professor,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非线性控制系统、时滞系统、检测自动化装置、过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著作:褚健,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褚健,俞立,苏宏业,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等。
张珩,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在科研方面,先后提出了满足相对稳定性要求状态反馈控制的解析化算法和鲁棒控制的边界模型化方法,遥感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术,以及多航天器编队飞行的解析设计理论,发表论文50多篇及若干国防科技报告。研究领域有遥科学及遥操作技术,航天器编队飞行理论,鲁棒控制与智能系统。
贾英民,男,汉族,1958年10月出生于山东金乡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中科院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等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有意义的成果。主持完成包括863项目、国家杰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