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电化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电化学相关记录245条 . 查询时间(2.428 秒)
课题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气体传感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MEMS微纳器件加工等。实验室目前拥有丰富的实验仪器,用于开展气体光电探测、新能源电池、纳米电催化、MEMS微型器件加工与测试等研究。主要设备:电子束蒸发、原子层沉积、热蒸发、紫外光刻机、电化学工作站、原子力显微镜、手套箱、电池测试仪、旋转圆盘电极装置、气敏测试仪、匀胶旋涂仪、等离子清洗机、keithley源表等。
教育背景:1991.9-1995.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9-1998.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9-1998.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陆海彦教授(图)     电化学储能技术  环境电化学  电化学工程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0/18
教育背景:1993.9-1997.7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9-2005.7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7-2000年 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作 助理研究员;2005-2007年 在美国缅因州立大学 副研究员;2008-至今 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吉林大学引进回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李克昌副教授(图)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李克昌  副教授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10/18
教育背景:1992.9-1996.7 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9-2005.6 吉林大学物理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96.7-2000.8 长铃集团。2005.7-2008.9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2008.9-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2013.4-2014.4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访问学者。
教育背景:1998.9-2002.7 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9-2007.7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7.10-2010.3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 博士后;2010.3-2020.8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2018.10-2019.11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访问学者;2020.9-至今 吉林大...
傅强,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和200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6年先后在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和Fritz Habe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受聘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专项人才计划择优支持、2012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柏云杉副教授     盐城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柏云杉  副教授  环境电化学       font style='font-size:12px;'> 2021/3/3
柏云杉,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1. 环境电化学;2. 材料表面处理。
陈松,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研究方向:1. 新能源电化学;2. 绿色电化学合成;3.环境电化学及工业废盐电化学资源化。
孙世国,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一项,其他各类省部级项目资助十余项。研究方向:功能染料分子设计及其光、电化学、荧光组学;细胞、组织、小动物活体荧光显微成像,细菌、病毒、重金属、农药残留检测,药物的传输与定位,癌症早期预警,环境、食品安全监测;多功能、便携式光电传感器件开发。2006年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
彭程,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电化学与燃料电池(主要关注直接碱性醇类燃料电池(DAAFCs)),催化与纳米材料。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福建省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
杨卫华,1974年2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1.电化学催化;2.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3.纳米材料合成。
郭彦,女,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2005,2008年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6月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职,至今。现主要研究放向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与催化。发明专利:耐热阻燃型工业保温用玻纤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0910232305.4。
杨应昌,男,1986年7月出生,侗族,湖南新晃人,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电化学,储能材料。
宋洁,1999年从苏州大学分配到我校工作,2017年1月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担任访问学者;先后承担化学(师范)、应用化学等专业《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文献检索》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及省级比赛中获奖;先后主持国家基金和各类教改项目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与教学研究改革论文20余篇;曾先后获得校教学能手、校青...
刘伟凤,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生物电化学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电化学系统构建和运行、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气还原催化机理解析、废水资源回收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三项科研课题;参与国家 86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生物电化学相关研究项目。在相关领域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