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童威,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主讲《广告摄影》、《产业文化与创意设计》等多门课程,长期从事影像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学相关领域的理论和设计应用研究,在社会创新设计,时尚文化与传播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任利民,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数字影像方向专任教师。

刘洁,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来思渊,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省级重点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


刘清圆,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主讲《影视的方法论与创作》《非线性编辑》《影视鉴赏》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影视设计、影视理论、影视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在二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参与横向项目1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获大赛国家级、省部级等奖等2项。
黄文山,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主讲【商业电影2】、【数字短】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数字影像设计、传统文化的当代性创新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段嵘,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主讲《设计形式语言》《数字品牌策略》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品牌策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在二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持教研项目1项,主持并参与《品牌策划与咨询》《龙井茶品牌包装设计调研及技术指导》等横向项目3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19项;浙江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一等奖...

王梦玺,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讲本科生课程《岩浆岩岩石学》和硕士研究生课程《高等岩石学》。主要研究方向:幔源岩浆作用与成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基金子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金3项、横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


王盟,男,博士,长安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构造解析、沉积物源分析。


全成,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植物古气候学。研究方向:新生代环境变迁与生物响应、古植物生态。


陈芸,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年),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客座研究员(2019年)。

钱壮志,长期从事于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地矿部定向科研项目、地矿部攻关项目、地质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和1:5万区调专题研究2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2011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研究领域:岩浆作用与成矿;区域构造与成矿;矿产资源研究。


成学学,现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专任教师。主讲《数字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动画设计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二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产教融合视野下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主持并参与《实验动画的制作技术研发》等横向项目20余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

裴先治,男,汉族,1963年出生。理学博士(2001年),教授(1999年),博士生导师(2002年)。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科技项目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8项。公开发表论文198篇。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学以及大地构造学、区域地质学、造山带地质与动力学、盆地构造、岩石大地构造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所带领的研究团队,以区调填图工作为基础,依托国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