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储能技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储能技术相关记录121条 . 查询时间(0.528 秒)
徐志成,男,汉族,中共党员,1995年生,江苏淮安人,工学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河北省科技特派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及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会员。《发电技术》《电化学(中英文)》《BatteryEnergy》期刊青年编委。
王宁,男,汉族,1990年1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准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吴宁宁,陕西省人,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从事锂离子动力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科研管理20年,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申请专利130余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级与地方政府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曾担任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功率长寿命锂离子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器开发”首席科学家,主持开发的面向冬奥超低温应用环境的全气候锂离子电池技术,该技术获得“2...
李乐,女,汉族,1992年10月生,群众,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储能技术研究,在EnergyStorage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项。
丁飞,江苏省人,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储能技术及系统研究,2017年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近年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在JACS发表金属锂电极研究文章被引用超过1000次;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团队”带头人,工信部装备中心新能源汽车审核专家。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潘家营教授。
张彤,副教授,吉林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教研室骨干教师。主讲《大学物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储能材料与电化学。
研究方向:新能源和储能并网控制、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与控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胡成林,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要讲授《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工程制图》、《材料物理性能》、《冶金电化学》、《材料复合原理》、《新能源材料概论》等课程,从事储能材料及能源转换技术研究。
肖冰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青年拔尖人才A类,美国天普大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以第一作者过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如PNAS、Angewandte Chemie、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Physical R...
史乐,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系统中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纳米受限环境下的物质输运机制;基于二维材料的选择性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
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孙彬副教授。
丁艳波博士,副教授,新能源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书记。201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教育部公派美国访问学者,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特约审稿人。
王帅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能源学院副院长,沈阳市清洁能源精细化综合利用与调度储能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拔尖人才。长期从事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